林源祥談徐州園林城市創建
3月2日上午,記者采訪了前來徐州市進行綠化指導工作的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林源祥,林教授對我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在“量”上求突破
林教授告訴記者,在申報國家園林城市時,城市園林綠地建設各項指標必須達標。根據國家園林城市標準,三項綠地指標(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達標是前提。
林教授建議,我市目前要以增大綠量為突破口。要在短期內上綠量達標準,一是要規劃部門配合,劃出一定地塊,做到“有地可綠”;二是綠化要講求科學性,要堅持以鄉土速生全冠喬木(楊樹、柳樹、欒樹、刺槐、重陽木等)為主,喬、灌相結合的原則。選擇這些樹種可收到投資少、見效快、景觀美、生態效益高的效果,并可在短時間內增加綠量,也符合徐州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現狀。一些慢生的、珍貴的樹種,如銀杏、廣玉蘭等,可適當選用,組團式栽植,做點景之用。三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一項“生態工程”和“民心工程”,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必須上下聯動,相互配合。
在“質”上求精品
林教授說,徐州是江蘇省的北部城市,北方城市的園林綠化應力求體現“高大、濃郁、厚實、粗獷”的特色。國家園林城市是全國城市園林綠化的榜樣,應建設一批精品綠地。為此,在徐州市目前精品綠地不多的情況下,需建設一批精品綠地。做到在公園綠地、道路綠地、居住綠地、單位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地等七大類綠地中各有一定量的精品。
林教授從專家的角度分析說,一個城市的園林特色,更多地通過其植物造景體現出來。城市綠化建設要堅持“兩個為主”:一是以植物造景為主,園林小品僅做點景之用;二是植物造景以鄉土、速生的喬木為主,喬、灌、草相結合,要凸現地帶性植被特征。另外,還應貫徹以鄉土樹種為主,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必須是經過長期栽培試驗,確屬生長良好的樹種,比如懸鈴木等)相結合的原則,以利進一步提高植物景觀效果。
編輯: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