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海洋環境
狀 況
2005年,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質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嚴重。遠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狀況。
全國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占67.2%,與上年相比上升17.6個百分點;三類海水占8.9%,下降6.5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占23.9%,下降11.1個百分點。
9個重要海灣監測結果表明,黃河口和北部灣海域水質較好,以一、二類海水為主;其次是膠州灣和閩江口,二類海水和劣四類海水各占50%;珠江口、遼東灣、渤海灣水質較差,四類、劣四類海水比例在60%~80%之間;長江口、杭州灣水質最差,以劣四類海水為主。
2005年,四大海域近海海水比較,黃海和南海水質總體上較好,渤海水質一般,東海水質較差。與上年相比,四大海域近海水質均有不同程度好轉。
黃海和南海一、二類海水比例較高,分別達到88.9%、85.8%。與上年相比,黃海一、二類海水比例上升5.5個百分點,南海上升8.0個百分點。渤海一、二類海水比例為66.0%,與上年相比,增加了25.6個百分點;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占19.2%,下降了26.1個百分點。主要污染因子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東海一、二類海水比例為35.5%,與上年比較上升了18.3個百分點;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占52.7%,下降了8.6個百分點。
2005年,全國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海南、廣西、山東和廣東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較好,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質較差。
赤 潮 2005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82次,較上年減少約15%,累計發生面積約27070平方公里,與上年基本持平,但有毒藻類引發的赤潮次數和面積大幅增加。大面積赤潮集中在浙江中部海域、長江口外海域、渤海灣和海州灣等。
赤潮監控區繼續發揮作用,區內發現赤潮42次,累計面積近15420平方公里,分別約占全海域赤潮累計發生次數和面積的51%和57%。東海仍為赤潮的重災區。
赤潮主要對沿岸魚類和藻類養殖造成影響,因赤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6900萬元。

措施與行動
【重點海域碧海行動計劃】 國家環保總局繼2001年開始實施渤海碧海行動后,于2005年啟動了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珠江口及毗鄰海域的碧海行動計劃工作。至2005年底,完成了長江口及毗鄰海域陸源污染物調查、入海通量監測和海上生態環境狀況調查和監測工作。完成了珠江口及毗鄰海域的調查和規劃方案。
【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場水質周報】 2005年6月~9月,國家環保總局繼續開展16個沿海城市28個海水浴場水質監測,發布17期《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場水質周報》。89.3%的海水浴場適宜或較適宜游泳。
【海洋保護區建設】 2005年,新建浙江樂清西門島和嵊泗馬鞍列島兩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其中,西門島海洋特別保護區面積20余平方公里,保護區的建立將使37種巖礁生物,92種泥灘生物,世界級瀕危鳥類黑嘴鷗、黑臉琵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斑嘴鵜鶘等大量濕地鳥類以及目前國內分布最北的紅樹林區得到有效保護;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面積549平方公里,保護區的建立將使以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獨特的島礁自然地貌和潮間帶濕地為主體的島群海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編輯:Aggie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