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林??城市綠化的新嘗試
自然生態林??城市綠化的新嘗試
近日,北京市首個自然生態林在朝陽區八里莊的無限小區正式建成。在那里,你不僅可以看到數十種只有在遠郊的山上才能見到的植物,而且,走在其間,還有漫步山林的感覺。那么,自然生態林能否成為今后城市綠化的一種新嘗試呢?2003年北京市園林科研所承擔了北京城市自然植物群落模擬與研究課題的研究。課題組想通過引用一些鄉土地帶植物來豐富北京綠化植物的多樣性,在奧運會期間,向世人展示我們中國豐富的植物。?
北京周邊的很多自然山林,發現以櫟樹和松樹為主體的松櫟混交林景觀很優美,群落結構也很穩定,這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其中朝陽區八里莊無限小區是利用鄉土植物在特定區域里進行的首次嘗試。在這塊自然生態林里,主要種類有油松、麻櫟、遼東櫟、大葉椴、胡桃楸等喬木,還有紫花地丁、葡枝委陵菜、鵝絨委陵菜等地被植物。因為它們的養護費用極低,每年可以節約一定的水資源,從建植到成活以后,基本上不用澆水,屬于“靠天吃飯型”。玉淵潭公園的自然生態林是在公園綠地上恢復地帶性植物的首次嘗試,共使用37種植物,其中喬木層有櫟樹、油松、白蠟等15種,灌木層有胡枝子、白丁香等9種,地被層有莢果蕨、甘野菊等13種。該課題組的負責人介紹,這個群落有一些突破。一是第一次在公園內恢復了松櫟等植物,并且長勢很健壯;二是首次恢復了以95%為鄉土樹種的一塊綠地;三是把白樺的實生苗第一次引進了公園內。因為它生性怕熱,所以以前一直沒有引進來。但現在它的長勢很好。?
一個群落的建植,一個穩定的群落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必須的、漫長的過程,在城區里恢復這樣的群落,只是一個嘗試,最終這個群落會發展成什么樣,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但不管怎么樣,通過松櫟混交林在北京城區的恢復,給城市綠化這個領域提出了幾個問題:一是城市對綠化景觀的需求是什么?對現代人來講,它的主題不應該僅僅局限在人工上,隨著我們對審美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要琢磨的東西還很多,自然景觀則是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二是城市綠化不是綠化本身的問題,它和整個城市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比如要在城市綠化中考慮節水的問題,這就不是綠化本身的問題。北京市是缺水城市,從綠化的角度節水,也是對城市發展的一種貢獻。但自然生態林并不是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里都能搞的,在天安門廣場就很不合適。我們只能選在某些特定的區域作一些嘗試,比方說,城鄉結合部、大公園的局部、綠化隔離區等綠化要求不是很精細的地方。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