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民
(濟南百合園林集團有限公司250103)
摘 要:病害給球根花卉生產造成的危害較大。經兩年來對球根花卉百合、郁金香、劍蘭的主要病害防治研究包括:栽培環境因子控制試驗,藥物防治試驗和栽培環境加藥物防治綜合試驗。結果表明,控制栽培環境因子,對球根花卉的主要病害的防治比藥物防治效果更好。
關鍵詞:球根花卉;病害;環境因子控制;藥物防治
球根花卉作為鮮切花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和種植者的青睞。我國近幾年從荷蘭大批引進百合、郁金香、劍蘭等種球,用于鮮切花生產,每年進口荷蘭郁金香種球26.30萬,百合種球25.60萬。除此之外,我國每年還從法國、新西蘭、南美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相當數量球根花卉。但是球根花卉的病害常常給種植者造成減產,從而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目前,在花卉種植業發達的國家??荷蘭,倡導通過改善栽培環境控制病害,而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這一新概念的提出,對減少公害、保護環境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一、材料與方法
1.?對進口百合、郁金香和劍蘭切花或盆花生產過程中危害比較嚴重的病害進行了觀察對比試驗,包括百合、劍蘭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疫霉菌(P.parasitica)、郁金香的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2.?對真菌引起的病害做了通過控制環境因子和藥物防治的觀察試驗,即在不良的栽培環境情況下,觀察藥物防治效果:研究改善栽培環境條件下,藥物防治與不用藥物防治的效果。
二、結果與分析
1.?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灰霉病對百合、劍蘭的危害高峰多發生在冬季溫室栽培時。當空氣溫度低于10℃,相對空氣濕度高于80%時,灰霉病對百合、劍蘭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危害。被感染植株的葉、花蕾及花瓣會出現褐色斑點。
通過近兩年的對比觀察試驗發現,如果在通風不良的溫室栽培百合、劍蘭,灰霉病的發病率非常高。通過藥物防治與控制環境因子對比試驗發現,如果三天溫室不通風,百合、劍蘭染病率可達90%以上。當然這一試驗是在采用了以下藥物預防的條件下進行的,采用的殺菌劑如下:百菌清、吲哚羧酸酯OK-9601、懸浮劑Fludioxonil17世高、代森錳鋅、撲利克。然而即使已采用這些殺菌劑進行預防,預防效果不明顯。相反,通過控制溫室內的環境因子,對灰霉病的預防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控制溫室環境方面,主要采取了每天給溫室通風,減少溫室內的空氣濕度,提高溫度,澆水時不要留在葉子上,保持葉面干燥等措施。通過以上措施,百合、劍蘭灰霉病發病可控制在3%以下(見防治效果統計表)。
2.?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絲核菌是一種土壤性病害,對百合的危害多發生在栽培土壤溫度超過15℃時,主要危害部位是出土前百合的芽,包括葉和莖,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會發生。而由于郁金香栽培多在秋冬季節,所以絲核菌多危害溫室栽培的郁金香,特別是盆栽郁金香。郁金香的受害部位與百合的受害部位相同,絲核菌主要危害出土前的芽。無論百合還是郁金香,只要其芽一旦出土,就不會受到新的危害。
通過近兩年的觀察對比試驗發現,如果在栽種百合初期,其土壤溫度高于13℃時,該病菌就對百合產生危害;如果土壤溫度高于10℃,其就對郁金香產生危害;如果土壤溫度高于20℃,百合、郁金香中的有些品種受害程度可達10~70%以上。受害程度還與品種的抗病性有關,在試驗中采用常規藥澆灌土壤消毒,其效果不明顯,采用的化學殺菌劑包括菌核凈、多菌靈、土菌靈、50%甲基立枯磷(Rizolex)。經試驗,化學藥物防治比較好的方法是土壤消毒 ,比較有效的殺菌劑或土壤消毒劑包括:速必滅、50%甲基立枯磷(Rizolex)和臭鉀烷。經防治試驗發現,控制前期溫度,即生根溫度,徹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栽培前期(生根期),把百合、郁金香放置在冷庫內生根,使冷庫的溫度分別控制在13℃、10℃以下。
(1)百合:
把百合種球種植在周轉箱內,然后放置在冷庫內,待百合種球的芽生長到3~6 cm時,再移栽于溫室。
(2)郁金香:
把上盆后的郁金香立刻放置在冷庫內,保存4~6周的生根時間(如果為了控制花期,可延長生根時間),然后移入溫室管理。
通過以上處理,百合、郁金香的芽能迅速出土,使絲核菌對百合和郁金香的危害減少到零。與藥物防治效果的對比情況見統計表。
3.?疫霉病(P. parasitica)
疫霉病是夏季高溫季節危害百合的重要病害之一。當土壤溫度超過20℃時,將引起此病的發生。該病造成植株腳腐、枯萎、引起莖猝倒。通過觀察發現:一旦發現植株感染,使用一般殺菌劑很難控制,如:瑞毒霉、鉀霜靈。化學藥物防治中,只有土壤消毒方法效果較好。由于其發病的條件是土壤粘、溫度高,所以采用了防雨,通過澆水控制土壤濕度,保持植株干燥,改良土壤等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討論
目前花卉種植業比較發達的荷蘭提倡通過控制栽培環境防治病害,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這一觀點的提出不僅有利于人類環境的保護,也有利于病害的積極防治。長期以來,化學農藥的使用對人類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長期用藥也使得某些病害產生抗藥性。通過對比試驗表明,對某些病害采用化學防治,其效果并不理想。雖然采用土壤、種子消毒,效果比一般藥物防治好得多,但是消毒后的土壤、種子和正在栽培的植株很難不會再次感染。這主要是因為有些病害的孢子會受到風、水和昆蟲等其它媒體傳播。因此只有改善栽培環境,包括:土壤改良、溫濕度控制和通風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球根花卉病害防治的基礎問題。尤其對溫室栽培的球根花卉更重要。換句話說,考慮球根花卉病害防治時,首選方案應該是環境因子控制,其次再考慮藥物防治。
參考文獻:
[1]百合切花盆花栽培.荷蘭國際球根花卉中心.
[2]郁金香切花盆花栽培.荷蘭國際球根花卉中心.
[3]劍蘭切花栽培.荷蘭國際球根花卉中心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