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推進,生態環境已構成了開發、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園林綠化是人類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植物作為園林要素之一,其重要性正在日益明顯的表現出來。而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的高度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還要考慮當地的文化以及人們的素質對園林植物景觀的影響。本文以庫爾勒市為例,初步探討園林植物造景的各個方面,以期為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1 庫爾勒市植物造景現狀
1.1 庫爾勒市自然概況
庫爾勒市坐落于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的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干旱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市區年平均氣溫
庫爾勒市作為南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工業城市,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污染物,污染物的面積大、范圍廣,污染物成分復雜,毒害性較大,城市“熱島效應”嚴重,對城市生態環境、生態系統和城市小氣候破壞性大,較其他城市更需要依賴更多、更豐富的植物與之共存,更需要利用植物來凈化、降解污染物,改善城市小氣候,維持城市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1.2 庫爾勒市植物造景現狀
植物造景就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來設計、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
庫爾勒市地處沙漠邊緣,氣候干燥,大量使用鄉土樹種,如國槐、刺槐、饅頭柳、垂柳、垂榆、香梨、胡楊;引進樹種為輔,如千頭椿、香椿、丁香、五角楓、千頭柏、連翹、紅葉李、水臘等;還適當配置了經濟樹種;而合歡、銀杏等也在培育當中?;咀鞯搅藛?、灌、花、草相結合,利用有限的植物材料,進行合理的植物選擇與配置,創造出美麗的植物景觀。植物有少量的造型修剪,栩栩如生。但是庫爾勒還有杏樹、桑樹、桃樹等極具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在植物造景應用中很少。植物色彩不夠豐富,只注重植物景觀的形式美,而忽略了其意境美。
庫爾勒城市建設起步較晚,對于植物景觀也是近幾年才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城市公共綠地的建設上,注重植物造景,通過運用人工修剪組合等手法,將現有植物改造成各種造型,做到以景生情,以景寓意,使公共綠地品位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市有公園、廣場及名勝區十四處,我通過對這些地方的實際調查,看閱資料的基礎上,得出其植物造景的以下特色:
(1) 鐵路公園
鐵路公園是庫爾勒市最早的公園,喬木種類和樹木較多,且都樹齡較大,樹冠基本上將全園覆蓋。在景觀的文化功能上考慮周全,樹下有石桌石凳,許多娛樂設施也是包圍在樹蔭下的。但是園內的植物布局不是很合理,分布不均勻。
?。?/SPAN>2) 孔雀公園
孔雀公園內有大面積的水,植物景觀層次分明,垂柳在水邊隨風飄動非常美麗。但植物種類和數量少,也沒有充分的利用水這一有利因素來配置植物,只是在路邊種植垂榆,在草坪里點綴花灌木。
?。?/SPAN>3) 龍山公園
龍山公園是以龍山為基礎而建造的公園,由于自然氣候以及土質不好,所以植物種類受限,主要有胡楊、紅柳、梭梭,有滴灌設備,是以防護林的形式種植的,沒有什么藝術性?,F在山上的植物還很小,基本上沒有樹蔭,且植物景觀沒有總體規劃思路,布局層次比較零亂。
(4) 塔指游園
塔指游園是屬于塔指的附屬綠地,由于植物種類和數量多,又有非常好的配置,并且植物與水搭配的很好,改善了塔指里的小氣候。植物造景趨向于人性化,步移景遷。但是,植物分布不均勻,還是以柳樹為主要樹種,間種其他樹種。有些地方樹種多但無重點,沒有特色。
?。?/SPAN>5) 中心廣場
中心廣場以前是人民廣場,植物種類比較多,以垂柳為主,又有修剪為各種造型的松柏類。到了夏天,花壇里繁花似錦,大色塊的草花配置在一起引人注目。但是廣場硬化面積比較大,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每到夏天,都會布置一些人工花壇。整個廣場以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復層混交綠化模式,形成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附近居民在茶余飯后都會在樹下打牌,在涼亭里閑談。但是柳樹都已經接近衰老,需要更新換代了。
?。?/SPAN>6) 石化廣場、擁軍廣場、文化廣場、三角地廣場、鐵路文化廣場、鐵路體育廣場
這幾個廣場面積都不大,是以龍柏、柳樹、垂榆為主廣場。植物種類少,是以地被植物為主的通透性配置,喬木較少、較小。
?。?/SPAN>7) 濱河風景旅游帶
濱河風景旅游帶是去年建成的以孔雀河為中心的帶狀游園。植物數目、種類多,景觀層次分明、豐富。因為是開放式空間,出入口多,所以植物景觀通透性較強。植物分布均勻、合理,形成了一個由綠地、綠廊、綠網構成的綜合綠地系統。整個植物栽培有重點、有特色,在統一中有變化,在豐富中有統一。但是景觀樹少,每一段綠地基本相同,沒有各自的特色。
庫爾勒市居住區植物造景起步晚,水平較低,基本上是以大片的草坪中間點綴一些花灌木、喬木,或是周圍有修剪的綠籬。植物種類、色彩、形式單調,生態作用不太明顯。
行道樹種植選擇適應本地的特有樹種,有國槐、大小葉白蠟、園冠榆、千頭椿、黃榆、刺槐等十幾個品種,間植灌木為冬青、側柏和榆樹,下層是三葉草,每一條路都是以喬木、灌木、長青樹交叉種植,多植物、多層次、渾厚自然的立體景觀效果很好。城市過境公路主要配置新疆楊、鉆天榆。但是道路建設較晚,道路綠化種植時間較短,樹冠較小,遮蔭效果不是很好。綠化帶較窄,路邊休憩廣場少,且植物造景不好。
庫爾勒市外圍防護林采用半通透式喬木和灌木混合,主要配置新疆楊、鉆天榆、沙棗及灌木。近兩年在東山上種植了兩萬多畝的防風林,主要配置胡楊、紅柳、梭梭、沙棘。但是樹木還很小,其生態效益也不顯著。
1.4 發展趨勢
?。?/SPAN>1) 植物造景人性化
人是城市的主體,城市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的需求而進行建設、變化的,不斷趨于文明和理性的社會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適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須不斷的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結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人們進入綠地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作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
?。?/SPAN>2) 植物造景生態化
21世紀是注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時代,人們觀念中的園林也逐步走向成熟,開始更多的關注園林綠化的綜合效益即生態效益,這就推動植物造景朝著更為生態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人們對城市環境不斷的更高的要求。強調以綠為主的園林綠化效益的發揮,主要由樹木、花草的種植來實現,因此,以綠為主是城市綠化的著眼點。良好的植物景觀往往作為園林小品、甚至鋪裝、座凳的獨特背景,通過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對比突出園林小品以及鋪裝、座凳所處的特定空間,起到點景的作用。以綠為主的另一層含義是城市的園林綠化不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蔭型”的立體化模式。利用墻壁種植攀緣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使這部分空間增加美化、彩化效果,從而提高城市的生態效益。
(3) 植物造景藝術化
植物造景的藝術化是通過借鑒繪畫藝術原理及古典文學,巧妙的充分利用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質地進行構圖,并通過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變化,構成一幅活的動態構圖。它是園林空間的彈性部分,是極富變化的動景,它豐富了城市植物景觀的色彩和層次,增添了城市的生機和野趣。另一方面,地域性很強的鄉土植物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風情。如椰子樹就是典型南國風光的代表,而香梨則是庫爾勒的代表。
2 庫爾勒市植物造景的功能
21世紀是生態環境文明的世紀。生態人居環境應做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城市的綠化系統應具備四個功能,即:生態環境功能、景觀功能、文化功能、休閑活動功能。
2.1 植物造景的生態環境功能
綠化是基礎,美化是園林的一種重要功能,而生態化是現代園林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紀及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人類渴望自然,呼喚綠色,園林綠化發展就應該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園林的創造中,滿足人們的休閑、游憩和觀賞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庫爾勒這個石油城市更是需要利用植物造景來改善生態環境。
2.2 植物造景的景觀功能
當今城市處處是水泥森林,使人更依賴于自然、更希望在鳥語花香的園林城市中生活。通過利用植物造景來營造的城市景觀,就是創造最佳、舒適的城市生活空間,使城市內景觀結點地帶和代表性建筑與標志物的連貫化和系統化,從而將人的活動從居住的小盒子里引出來,帶向其所心儀的環境中,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學習也會心情舒暢,陶之自然的。
2.3 植物造景的文化功能
現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在關注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外感形象與內在精神文化素質的統一。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諸多文化的存在,充實了城市的內在美,讓城市文脈得到了延續,而在這些因素之中,園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4 植物造景的休閑活動功能
古代的庭院最初就是經濟實用的果樹園、草藥園或菜圃。甚至在現今的許多私人庭園或別墅花園中仍可以看到碩果滿園的風光,或者是有著田園氣息的菜畦,更有懂得精致生活的人,自己動手園藝操作,在家中的小花園里種上芳香保健的草本花卉。其實無論在家中庭園還是外面的綠地,每一種綠地類型的植物功能都應該是多樣化的,不僅有針對游賞、娛樂為目的的,而且還應有游人使用、參與以及生產防護功能的,參與使人獲得滿足感和充實感。冠蔭下的樹壇增加了座凳讓人休息;草坪開放,孩子們在其中玩耍,能讓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得到放松,體會生活的美好。
3 庫爾勒市植物造景的方法與途徑
庫爾勒市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涼而短促,春季干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熱量不足,晝夜溫差大,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降水量少。這些不利因素使城市綠化、美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綜觀近些年國內外高寒地帶城市綠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不難得出:“具備豐富的植物材料是基礎,進行合理的選擇與配置是原則”。雖然綠化、美化不能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但通過努力,可大大延長城市的綠色觀賞期?,F歸納為以下幾點:
3.1植物材料的合理選擇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和形態特征。進行植物配置時,要因地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長,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
?。?/SPAN>1) 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
鄉土樹種對當地的土壤、氣候適應性強,有地方性特色,應作為城市綠化中的主要樹種。還要積極引入一些本地缺少,而有能適應本地氣候條件、經濟價值高、觀賞價值高的外來樹木品種。加強引種、馴化工作,增加植物材料的豐富性。
?。?/SPAN>2) 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
抗逆性強是指抗病蟲害、抗風、耐瘠薄、耐鹽堿及對城市“三廢”適應性強的樹種,選用這種樹種作為城市的主體樹種,無疑會增強庫爾勒石油城市的綠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強的樹種,不一定在樹勢、姿態、葉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為此,在大量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的同時,還要考慮那些樹干通直、樹姿端莊、樹體優美、枝繁葉茂、冠大蔭濃、花艷芳香的樹種,加以配置,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綠化效果。
(3) 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
速生樹種早期綠化效果好,容易成蔭,但壽命較短,往往在20-30年后衰老,如庫爾勒大面積的柳樹春天發芽早,秋天落葉晚,綠化效果很好,但是只有15年得壽命。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樹冠更新復壯和實生苗育種的辦法加以解決。慢生樹種則早期生長慢,城市綠化效果較慢,但壽命長。所以我們要結合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的優缺點,合理的搭配種植,即要讓城市綠的快,還要考慮到綠化效果的可持續發展。
3.2 科學合理的配置植物
植物的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求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并重。首先園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對環境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學配置,使各類植物喜陽耐陰,喜濕耐旱,各重其所。其次,園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注意不同園林植物形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單群結合,疏朗有致,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的原則,創造出高水平的園林植物景觀。
3.3 植物配置突出生態規劃模式
?。?/SPAN>1) 生態觀光型模式。應用生態位互補、共惠互生的生態學原理,科學配置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結構一般控制為喬木與花灌木的比例為3:1,闊葉樹與針葉樹的比例為8:1。
?。?/SPAN>2) 生態保健型模式。根據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樹種分泌植物殺菌素的生物特性,運用擬生造林學原理,配置生態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其模式結構要求加大復層立體綠化,突出生態保健功能,兼顧質量景觀要求。
綜上所述,庫爾勒市植物的配置,以充分發揮植物特性的功能為目標,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異的植物景觀,融合生態理念以達到合理的、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滿足人們在城市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愛華,李冬梅,胡海燕,樊俊喜.園林植物景觀的形式美與意境美淺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19(4:170-173)
【2】車生泉,鄭麗蓉.道路綠化中的植物配置【J】.Garden園林,2004,10(16-17)
【3】童道琴.城市園林綠地景觀生態資源的開發【J】.中國林業,2004,
【4】鄭淮兵.清華大學校園植物配置【J】.中國花卉園藝,2004,12(23:58-60)
【5】謝曉蓉,董麗.淺談嶺南晚清四大古典庭園植物景觀【J】. 中國園林,2004,10(67-74)
【6】金荷仙,華海鏡.寺廟園林植物造景特色【J】. 中國園林,2004,12(50-56)
【7】肖劍,胡志華,趙紅.華中地區鋼鐵企業植物配置探討【J】. 中國園林,2004,11(50-53)
【8】傅徽楠.城市特殊綠化空間研究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園林,2004,11(37-39)
【9】車生泉,鄭麗蓉.園林植物與山石配置【J】. Garden園林,2004,11(16-17)
【10】車生泉,鄭麗蓉.園林植物與建筑小品的配置【J】.Garden園林,2004,12(16-17)
【11】Marta Iris Montero.Burle Marx: The Lyrical Landscape 【M】.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