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北京林業大學于1952年建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并獨立設置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學校于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1960年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69年,學校被迫遷往云南,輾轉十年,于1979年返京復校。1982年國務院批準我校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211工程”首批建設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屬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準試辦研究生院,12月進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國家列為“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高校。2004年5月通過教育部評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為全國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國家列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高校之一。
學校發展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與關懷。1965年,董必武同志為學校題詞。1984年5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了“北京林學院”校名。2002年學校50周年校慶時李鵬同志親筆題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再造秀美山川培養人才”。近年來,李嵐清、姜春云、陳慕華、賈慶林、錢其琛、何魯麗、許嘉璐、陳至立、張思卿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周濟、周生賢等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領導同志先后多次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已經從單科性的林業院校發展成為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為特色,農、理、工、管、經、文、法、哲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形成了以本科、碩士、博士培養為主,繼續教育、留學生培養為輔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現有12個本科教學學院,40個本科專業,生源范圍遍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2005年底在校本科生13257人,研究生242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953人。
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35個博士點,73個碩士點,還有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8個學科門類的22個一級學科,學科點擁有量處于農林院校前列。現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木遺傳育種、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003年在全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林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位居全國之首。2001年以來,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3篇,位居全國林業高校之首。2004年,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1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95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610人。教師中來自國內外重點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占61.2%。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5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學校科學研究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建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野外臺站、3個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5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林業局定位觀測站。有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全國林業進口教材中心等29個研究機構。2000年以來,科研總經費為1.8億多元,其中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
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繼1989年獲得國家首屆優秀教學成果獎之后,近年來,連續獲得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和7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7門,北京市教學名師1名。2002年以來,我校園林專業學生在國際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大賽和國際建筑師及大學生建筑設計大賽中,有12人次獲得金獎。在北美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校兩隊分別獲Meritorious Winner獎、Honorable Mention獎。有3名學生獲全國挑戰杯銅獎,2名獲首都挑戰杯特等獎,9名獲一等獎,37名獲二、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1人獲特等獎, 24人獲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有9人獲全國一等獎,6人獲全國二等獎。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在90%以上。2005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學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辦學理念,為國家培養了近5萬名高級專門人才和一批外國留學生,其中包括12位兩院院士(與林業行業相關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沈國舫等12名省部級領導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干部,他們為中國林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004年,我校教
校本部現有校園面積675畝,正在建設的鷲峰校區占地面積750畝,學校實驗林場占地面積10870畝,學校總占地面積12295畝。截至2005年7月,學校校舍總面積
學校主辦有《北京林業大學學報》、《中國林學(英文版)》、《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風景園林》等4種期刊,其中《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的中國農林類科技期刊,先后榮獲第二屆和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百種重點期刊獎。2004年在全國林業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國高校學術期刊(自然科學)位居第三。此外,還有秘書處設在我校的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主辦的《中國水土保持科學》期刊和與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合辦的《中國林業教育》。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和開放辦學。我校先后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組織建立了教育與科技合作關系,授予十余名外國學者為名譽教授,每年聘請百余位外籍專家來校講學。2000年以來,共舉辦了21次國際學術會議,接待國外專家學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師出國交流合作,執行國際合作項目30余項。2003年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聯合辦學,培養草業科學(草坪方向)專業本科生,已有80名學生順利進入學業。學校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國際竹藤中心、北京林業干部管理學院等單位實行聯合辦學和科教合作,參與發起成立北京學院路高校教學共同體,拓寬了教學空間,實現了校際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后勤和工會工作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辦學活力不斷增強。先后獲得了“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校”、“北京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單項獎”、“首都精神文明單位”等一系列榮譽。校團委連續11年被評為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學校1996年通過了北京市“文明校園”評估,1999年被中國教育工會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獲得 “北京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校工會先后被評為北京市“模范教職工之家”和全國“模范教職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綠化委員會評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005年校團委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目前,學校正以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以林業和環境科學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院概況
園林學院現有園林、城市規劃、旅游管理及觀賞園藝四個本科專業;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城市規劃與設計、旅游管理三個學科,其中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為國家重點學科。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城市規劃與設
??“九五”期間完成了16項科研課題,取得了12項國家級和部級科技成果,舉辦全國和國際學術會議6次,給美國、韓國、臺灣本學科研究生和本科生辦培訓班5次,出版13本學術專著,6本學術論文集,在國內國際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規劃設計方面,完成了 100余項園林規劃設計項目,遍布全國30余省區,其中國家重點規劃設計項目如“中南海環境改造設計”、“國務院環境改造設計”、“玉泉山環境改造設計”、“中華世紀壇環境設計”、 “杭州西湖西進可行性研究”等眾多的工程項目,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近10年來,學院已有100多人次到美國、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等40多個國家進行學術交流,1994年以來,分別與韓國慶熙大學、美國奧本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正式簽訂了兩院交流協議。定期進行教師和學生的互訪。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顯著,有4名研究生分別獲得了國際風景師協會舉辦的國際風景園林競賽的一等獎和國際建筑師協會舉辦的國際建筑大獎賽的第一名。學院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且需求量穩步增加,“九五”期間,畢業生平均供需比為1:6.5,2001年達到1:10,為祖國園林系統的人才培養做出了較大貢獻。
歷史沿革
園林學院是我國建立最早、學科隊伍最強的園林教育基地。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由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與清華大學營建系合作創建的造園專業,1956年全國院系調整時調入北京林學院,改名為城市及居民區綠化系。1964年更名為園林系,1988年在原基礎上成立了園林系和風景園林系。1992年底將上述兩系合并,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園林學院。
園林專業:
本專業培養以生態、園林藝術、園林建筑、園林工程、園林綠化和園林植物為綜合基礎,掌握風景區、森林公園及各類城市園林的總體規劃、地形地貌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管理及園林施工的高級園林綜合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繪畫、設計初步、園林藝術、園林設計、風景區規劃、園林綠地規劃、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植物生態學、園林史、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經濟管理等。
畢業生可在城建部門、園林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綠地系統、各類公園、風景區、工礦區、庭院綠化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園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產等的教學、科研工作。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繪畫基礎和形象思維素質。
城市規劃:
本專業培養從事城市規劃設計、風景區、森林公園、旅游區及城市各類綠地規劃設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學生要了解城市規劃設計的原理及方法,了解中外風景園林的發展趨勢。重點掌握自然環境的保護,利用和開發人工生態環境的理論和方法,能勝任城市開放空間,各類園林綠地、風景名勝區、風景園林建筑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和研究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生態學、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觀賞植物學、建筑結構與構造、風景園林藝術、風景園林工程等。
畢業生可在城市建設部門、城市規劃部門、園林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從事城市規劃、城市景觀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教學科研工作。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繪畫基礎和形象思維素質。
旅游管理:
本專業培養從事風景旅游資源評價、旅游規劃、旅游經營管理、旅游開發建設、旅游市場營銷、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旅游綜合利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旅游法規、旅游行為心理學、旅游經營管理、導游概論、森林旅游概論、旅游資源評價、旅游規劃、森林公園規劃、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發展史、飯店、旅行社管理、旅游學概論、景觀地學、觀賞植物學、旅游英語、風景攝影等。
畢業生可在各類旅行社、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旅游部門及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從事旅游經營管理、旅游規劃、導游、教學及科研等工作。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申報參加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考試通過可獲得導游資格證書。
報考本專業的學生應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及美學素質。
園藝(觀賞園藝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有觀賞園藝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本學科發展現狀與前景,掌握花卉產業現代化栽培技術,具有觀賞植物栽培、繁育、育種、經營、管理、國際貿易及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以及植物造景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植物遺傳學、育種學、切花生產理論與技術、盆花生產理論與技術、花卉設施園藝、花卉市場營銷、花卉國際貿易、園林綠化與施工、花卉采后生理與技術、花卉應用技術、草坪與地被、盆景藝術,花卉生物技術等。
畢業生可在城市園林部門、花卉生長企業、貿易公司、教學、科研、管理及綠化設計與施工等部門工作。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