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鵝絨
科屬: 菊科,三七草屬
別名:紫絨三七
原產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的熱帶地區
(一)形態特征: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蔓生狀。莖多汁,幼時直立,長大后下垂成蔓生。莖葉密被紫紅色絨毛。葉對生,卵形或廣橢圓形,長8~15厘米,有較粗的復鋸齒。幼葉呈紫紅色,長大后呈深綠色,在觀葉植物中很有特色。
(二)習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境,忌陽光直射,耐寒性不強。
(三)栽培管理:栽培土壤一般用2份園土、1份泥炭土、1份腐葉土和少量有機肥混合配制,栽培環境以半日照或明亮散射光為好,保持葉色與絨毛的光澤。全年要求充足的環境。春夏兩季要避免陽光直射,如果夏季遭受強光直射,最初葉片稍變白,不久就會發黑,表現出脫水干燥的狀態。相反,若長期光線不足,則莖葉表面的紫紅色絨毛易褪色,葉色變得暗淡不艷。
生長期澆水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一旦土壤干透,葉片就會萎蔫下垂,此時需立即澆水或噴水,以利其恢復生機,但要注意不可用冷水,宜用與室溫相同的水。噴水或澆水時不要滴在葉面上,防止絨毛滯留水滴引起斑點或爛葉。夏季高溫季節可每天澆水,春秋季可一周澆水2次。冬季應保持中等水量,否則枝條會變得柔軟彎曲。除上盆前施入基肥外,可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一次液肥,氮肥不要過多,以免引起徒長、葉色淡化,并失去光潤感,應施加多含磷、鉀素的復合肥料。施肥時要注意避免肥料粘葉,并在施肥后控制盆土適當干燥些,以使植株葉片粗壯有力,紫色更濃。平時若發現葉色不艷時,可向葉面噴0.2%的磷酸二氫鉀液,連續噴2~3次,即可恢復其本來的鮮艷光澤。
一般每盆栽植3株扦插苗,使之向各個方向平衡生長;若單株栽植,可在植株長至15~2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其發生側枝,以保持3根主莖為宜,以得到很好的株型。秋季開花,花色橙黃,有時會發出令人不愉快的氣味,所以每當開花時應及時將花蕾摘除。紫鵝絨以幼嫩時觀賞價值最高,栽植宜2年更新一次。生長適溫為18~25℃,越冬溫度宜在
(四)繁殖:主要采用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季最好。截取8~10厘米長的枝梢作接穗,可數枝插于一盆,培養土以泥炭和砂各半為宜。插后第一次澆水要足,可用塑料薄膜罩好,放于明亮光照處,以后視干濕情況向盆內噴霧,保持盆土濕潤,不宜過濕,否則易腐爛;約3~4周即可生根。
(五)病蟲害:若有蚜蟲危害葉片和芽,可用肥皂水沖洗或刮除,嚴重時可噴灑80%的敵敵畏乳油1200~1500倍液防治。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