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的借鑒與提示
“風景園林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名字是從1858年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而得來的。風景園林學的使命,在美國被定義為“在人工環境和大自然之間找到平衡”。風景園林師的名稱,從出現的那一天開始,就包含著“規劃設計團隊領導者”的內涵。在一個大范圍的規劃領域里,風景園林師負責領導其他專業,如規劃師、建筑師、生態學家、藝術家、工程師等,共同完成規劃設計工作[1]。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的使命就是為風景園林設計的實踐提供專業教育和專業訓練,同時從事學術研究和提供專業服務。
1 美國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
在美國的風景園林教育體系下,風景園林師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基本素養主要包括5個方面:對環境敏銳的洞察力,對設計中的藝術層面和人文層面意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以及管理技巧、組織能力、職業道德和行業行為規范[2]。可以說,風景園林學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學科和行業。
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的風景園林規劃和設計人才。在美國,風景園林學的專業教育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兩個層次。本科教育包括兩種類型的風景園林學位,即風景園林學士學位和風景園林理學士學位,學制通常為4~5年,學習課程包括風景園林規劃及設計、風景園林建筑技術、藝術、歷史、自然及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美國風景園林學研究生教育通常有3種形式的學位,第一類風景園林碩士課程是為那些非風景園林本科畢業,但是有志于在風景園林設計行業發展的學生準備的碩士課程,需要3年時間的全日制學習;第二類的風景園林碩士課程是針對風景園林學本科畢業生,學習時間為全日制兩年;第三種是風景園林學理學碩士學位,主要是面對那些立志進行科學研究,無意成為執業風景園林師的學生。無論是風景園林學學士還是碩士,其專業課程在美國都需要經過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ASLA)的教學評估。美國的風景園林學教育評估體系是一個自發的、非政府的自我規范和自我評估體系,整個評估體系包括全面評估和單科評估。全面評估是將某一教學機構作為一個整體,對其課程設置、教師表現和學生作業的整體水準進行評估;而單科是僅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科目進行評估。美國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評估是由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下屬的風景園林學教育評估委員會(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Accreditation Board,LAAB)進行的,對風景園林學的本科和碩士專業學位的課程進行定期的評審,檢查其教育體系是否在整體機構和個別科目上符合并達到了風景園林專業教育體系的預期和目標[3]。目前在美國共有60所大學開設風景園林學課程,其中有26所大學只開設風景園林學本科課程,16所大學只開設風景園林學碩士課程,共有18所大學同時開設風景園林學本科和碩士課程[4]。
目前在美國有47個州實行了風景園林師發牌制度。牌照賦予風景園林師兩種權利:名稱權和執業權。“名稱權”是獲得“風景園林師”名稱的權利,“執業權”是從事風景園林設計的權利。有些州規定風景園林師在沒有獲得牌照之前不可以獨立從事與風景園林設計相關的專業工作。雖然每個州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景園林師發牌制度,但是所有牌照的申請人都必須通過全美統一的風景園林師注冊考試。許多州還需要應試者在獲得注冊考試資格之前,必須接受指定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課程,而且必須在有牌照的風景園林師監督指導下完成規定時間的風景園林專業實踐。
在學科的專業組織方面,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是代表著全美國風景園林師的一個專業組織,協會的目的和宗旨是“發展風景園林學的知識、教育、藝術和科學技術,服務社會大眾”;美國風景園林學教育理事會(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LA),代表全美國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工作者,通過年會、地區會議和出版刊物,為教師、學生以及執業風景園林師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需要指出的是,要想成為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會員并不需要通過考試。
2 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教育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風景園林學系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學系。康奈爾大學于1865年建校,由紐約和密西西比流域印刷電報公司(The New York and Mississippi Valley Printing Telegraph Company,現名西方聯合電報公司Western Union Telegraph Company)創始人、慈善家埃茲拉•康奈爾(Ezra Cornell)所創。它位于紐約州中部小城綺色佳(Ithaca),校園占地約1 210hm2,在常春藤盟校中規模最大。與完全私立的其他常春藤大學不同,康奈爾大學非常特別,竟是“公私合營”、“一校兩制”。在7個普通學院(College)和6個專業學院(School)中,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獸醫學院(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人類生態學院(College of Human Ecology)和工業與勞資關系學院(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為公立,其余如文理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建筑、藝術與規劃學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Art and Planning)、工程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酒店管理學院(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等均為私立。康奈爾大學共有近100個學科,其中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下屬的農學相關專業在美國處于領先地位,屬于康奈爾大學的優勢學科。錄取學生方面,公立學院優先考慮紐約州的本地學生,學費接近州立大學。
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成立于1904年,同時隸屬于公立的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和私立的建筑、設計與規劃學院。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同時開設風景園林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課程,也是在常春藤盟校中惟一開設風景園林學本科教育的大學。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的教學理念是先在學術上確立一個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再將教學和研究的成果運用到指導課程設計和實踐中。和美國其他大學不同的是,由于康奈爾大學的風景園林學系同時隸屬于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和建筑、藝術與規劃學院,屬于橫跨不同的學院和學系的學科(表1),風景園林系本身沒有行政管理人員,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和建筑、藝術與規劃學院都設有學院的辦公室,風景園林系共享兩個學院的行政管理資源。就筆者(陳弘志)20世紀80年代末期就讀時而言,風景園林系主要利用農業學院的行政管理資源,教師大部分來自建筑學院,小部分來自農業學院;學生的學費按州立大學收取。因此,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受益于來自兩個不同方向的教學和科研資源,目前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系共提供3種風景園林學的專業學位:四年制的風景園林學理學士學位(BSLA),三年制的風景園林學碩士學位(MLA-I)和兩年制的風景園林學碩士高級學位(MLA-II)。
風景園林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它融匯了跨學科的知識,涉及的領域也非常之廣泛,從土地規劃到文物保護等,都在風景園林學的研究和實踐范疇之內。因此康奈爾大學的風景園林學系與其他院系相比較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優勢,它集合了多個學系和跨學科多領域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包括園藝學、土壤學、自然資源、自然和環境系統科學、建筑學、城市和區域規劃以及藝術等。而且,由于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屬于公立學院,因此風景園林學系又可以獲得政府對于農業學科的財政補貼。
3 大陸風景園林專業院系合作的可能性
在建設綜合性大學的趨勢之下,如何整合不同院校、學院、學系和學科多層面的教學科研資源,已成為中國大陸地區集約型社會下高等教育發展的思考方向[5]。風景園林跨學科、跨領域的特性,決定了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利用這些教學及科研資源,培養同時具備建筑規劃和園林園藝以及藝術等多方面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避免學科的重復設置,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也將是對我國高校現行院系管理體制的一個挑戰。只有單方面知識和技能,將會導致缺乏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畢業生也將很難適應實際工作。目前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識里,認為風景園林師就是簡單地種草種樹,而很多建筑規劃院校和藝術院校的環境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又相對缺乏生態學和園藝學的科學知識。這里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風景園林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無論是設在建筑規劃學院還是農林學院內,它都不是簡單地等同于建筑規劃或農學和林學的附屬學科。
當前,我國建設綜合性大學的趨勢使得風景園林學科橫跨不同的學院和學系成為可能。比如在本科教育層次上,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設有園林專業、建筑與環境學院設有景觀建筑設計專業,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和林學院同時開設了園林專業;在研究生層面上,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設有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碩士點、水土保持學院設有工程綠化碩士點等。2005年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的實施促使學院之間的聯合成為可能。比如重慶大學的建筑城規學院和人文藝術學院、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建筑與環境學院以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和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聯合設立了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之前,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已經聯合設立了景觀工程碩士點。
這些學院之間的聯合還沒有達到風景園林學系同時設置在兩個學院的程度。一方面是建筑、藝術或土木學院強調硬質景觀形態開設的專業,另一方面是農林、園藝或生命科學學院側重植物應用和生態效應開設的專業。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的實施開始改善了這種分離的局面,使人回想起1951年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和清華大學營建系共同合辦“造園組”??這也被認為是中國風景園林學科誕生的標志[6]。因此,中國大陸地區50多年之后的實踐在某種程度上既是對前輩學科設置的回歸,也是對美國尤其是康奈爾大學風景園林學教育模式的響應。當然,在大陸目前把一個系同時設立在兩個學院之下還有相當大的行政管理的難度,不過,這些院系設立共同的風景園林學研究或實踐中心應該是可行的。
4 香港大學的園境學教育實踐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是卻非常成功地在園境專業教育和建立園境行業專業體制方面,確立了一個成功的模式。香港園境師學會(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s,HKILA)成立于1988年4月,前身為“園境組”(Hong Kong Landscape Group),于1978年由一群來自歐美和澳洲等不同國家在香港執業的園境設計師,為在香港推廣風景園林師行業的發展而成立。隨著會員的增加,運作模式日漸成熟,“園境組”于1988年通過香港政府的認可,正式成立香港園林建筑師學會,其后改名為香港園境師學會。隨后在園境師學會的積極爭取下,政府方面很快通過了園境師注冊條例(Landscape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Ordinance,LARO),香港園境師學會從此成為政府從法律上認可的專業組織,其專業地位在香港等同于建筑師、醫生、測量師等專業團體。根據園境師注冊條例,成立了香港園境師注冊委員會(Hong Kong Landscape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oard,HKLARB)。園境師注冊委員會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其委員由香港園境師學會委任。
香港大學的教學體制是以美國和英國的體制作為參照建立起來的。筆者(陳弘志先生)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在美國執業多年,后返回香港,參與組建香港大學園境學學科,園境學碩士課程于1993年在建筑系正式開辦。香港大學園境學碩士課程遵照英國的模式,將碩士學科的學制定為兩年,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又參照美國三年學制的MLA-I,因此是一個比較集中的課程。其專業課程融合了現代和傳統的園境學理論和設計方法,訓練學生了解所在地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熟識香港及周邊地區的城市特色及鄉村自然風貌。盡管香港大學園境學課程設置在建筑系,但也借助香港大學地理系和生物多樣性學系等其他院系開設了有關園藝、土壤學、生態學、環境影響評估等其他環境和生態類課程;其核心課程包括園境學歷史及理論、園境學技術、生態學和設計、植物學和設計、園藝學、土壤學、計算機輔助設計(GIS、LandCADD和AutoCAD等)、園境學專業實踐等,此外還包含了自然環境保育等內容。設計教學的教學方式以工作室(Studio)的方式為主,鼓勵學生探索與設計項目相關的重要因素,包括社會、文化、環境和美學等方面[7]。
作為一個專業的學科,香港大學園境專業經過了香港園境師學會的全面評估,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獲得了香港園境師注冊委員會認可。同時,由于香港園境師學會和英國風景園林師學會(The Landscape Institute,LI)互相認可對方地區內的相關專業教育學歷,所以香港大學園境學專業也就得到了英國風景園林師學會的承認。畢業生經過兩年的專業實踐并通過園境師專業資格考試,即可成為香港園境師學會的專業會員,在此基礎上將有資格獲得注冊園境師(Landscape Architect)的專業資格。香港大學園境學的碩士學歷也是被英聯邦國家認可的,包括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此外,香港園境師學會還和澳大利亞風景園林師學會(Australia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s,AILA),以及新西蘭風景園林師學會(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s,NZILA)建立了資格互認的機制[7]。
5 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當前,整個風景園林行業和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是多重的。首先,不斷變遷的社會文化因素在影響著風景園林行業和風景園林師;其次,知識爆炸和日趨精細的專業分工以及電腦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風景園林行業傳統的運作和管理模式也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最后,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處于社會經濟的變遷之中,比如從同行變成競爭者、從私人執業變成雇傭關系以及社會的制約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規范。因此,作為一個專門的行業,必須要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比如開展風景園林行業執業實踐及競爭力的評估、加強在職風景園林師的專業再教育以及規范風景園林師的職業道德和行業行為準則[8]。
綜上所述,整個社會對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有著越來越高的期待,風景園林師擔負著改善生活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歷史和社會責任。尤其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角度,風景園林師都肩負著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艱巨的使命,那就是在大自然和快速發展的人工環境里找到平衡。對于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要提倡加強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和實踐的聯系,倡導風景園林專業“跨專業、跨領域”的通才教育,強化學生 “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走向“跨學科、多層次”的風景園林學教學模式。
致謝:香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系園境專業統籌張安女士協助整理了本文部分資料,特此致謝!
作者簡介:陳弘志/1962年生/男/香港人/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副教授/香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系副主任/園境學科負責人/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
林廣思/1977年生/男/廣東信宜人/北京林業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科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方向2005級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摘自 景觀綠林網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