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不斷加劇,敦煌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沙漠綠洲”正面臨消失的危險。環保總局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敦煌境內主要河流相繼斷流,湖泊消失殆盡,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天然綠洲嚴重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沙化不斷擴展,大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危害進一步增大,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還給當地文物保護和自然景觀存續帶來嚴重威脅。
據了解,敦煌已經制定實施各項政策措施,努力解決生態保護工作中的問題,在開源節流、建設節水型社會方面取得了實效。但環保總局的調研也顯示,除了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先天不足”外,由于現有體制機制限制,解決敦煌生態問題還存在許多障礙:由于現行的條塊分割體制,不能統籌兼顧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不能統籌兼顧生產、生態和生活用水,不能統籌流域上、中、下游。當地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各自為政,缺乏協調制約機制,資源性開發造成生態系統功能性退化。當地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耗水農業比重過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劇水生態惡化。
這位負責人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敦煌生態惡化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轉變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變“工程水利”為“生態水利”。其次,要借鑒黃河、黑河斷流治理經驗,建立疏勒河、黨河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機制,環保部門要充分利用環評制度,加大規劃環評力度,嚴格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管理,以水供給量定發展規模,慎重移民,對流域資源的無序利用形成制約,最終實現流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第三,要盡快對疏勒河、黨河水生態進行全面評估,總結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和教訓,建立敦煌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以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為載體,通過跨流域、跨區域大范圍的生態保護,變農、林、水、土、草等要素管理為綜合管理,維護脆弱的自然生態。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