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過量澆水:花卉缺水不行,澆多了也會出現萎蔫現象。土壤含水量過大就會把土壤內部的孔隙都堵塞起來,使空氣中的氧氣進不去,造成缺氧,導致根系霉爛。土壤水分過多時,植株常表現為嫩葉顏色變淡,接著老葉下垂、顏色泛黃,并逐漸萎蔫甚至枯死。對此,應停止澆水,疏松土壤。情況嚴重的,要脫盆并剪去爛根,用沙質土重新栽植。
三、光照過強:有些喜陰的花卉若遮陽不好,或被強光直射,植株的葉子會萎蔫卷曲,嚴重的會枯黃脫落。對此,應把花卉搬到背陰處或采取其他遮陽措施。
四、施肥太濃:有些養花者一心希望自己養的花枝繁葉茂,急于求成,大量施肥、施肥過多過濃,或施肥次數過多,就會使盆花細胞液外滲,產生質壁分離。表現為植株葉片邊緣焦黃、葉片萎蔫,時間一長就會死亡。應向盆內多澆清水,沖淡土壤中的肥分,并抬高盆子,讓水迅速從盆孔排出,或立即翻盆,換上新土,這樣可使植株逐漸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態。
五、水質偏硬:經常用硬水澆花,植株就會慢慢萎蔫,土壤堿化板結。改用軟水澆花,情況就會好轉。除原產干旱沙漠地區的仙人掌類花卉之外,絕大多數花卉都喜軟水、忌硬水。雨水和雪水一般為中性,不含礦物質或其他有毒物,清潔衛生,并含有較多的氧氣和從空氣中帶來的氮素營養,是一種理想的天然軟水。河湖水、池水一般都是由雨水聚積而成的,含礦物質少,硬度小,同時從流經地攜帶有較多的可溶性營養物質,用于澆花可促進花卉生長,使其花色艷麗。家庭生活中的廢水,如洗衣水、洗碗水等,因堿性重、且含氯與油質,不僅對花卉有直接的毒害作用,還會破壞土壤結構,不可用于澆花。
六、病菌危害:天晴時溫度高,而泥土潮濕,最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盆花極易感染細菌,因而常常出現萎蔫現象。表現為:葉片失去原有的剛性、韌性,觸之感到很柔軟,且最先是下部葉片萎蔫,有的匍匐在地上,然后逐漸蔓延整個植株,全部葉子都發軟而伏在地上。搶救辦法是用土菌諾進行滅菌。具體操作:每次4-5克土菌諾+1.5千克河沙(或細土)充分攪拌均勻,制成河沙和土菌諾的混合物,然后將此物在盆花根部周圍表面覆蓋一層。覆蓋后,噴灑少量的水,將河沙濕透即可。如果發現及時,處于感染早期,通過以上處理后1天時間即可恢復。(276400 山東省沂水縣職教中心 候和菊)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