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
2007-10-16 08:00:00 來源:景觀中國 瀏覽次數:
一、系簡史
中國美術學院創建時就在圖案系中設有建筑學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被并入同濟大學。1984年我院在全國第一個設立跨越藝術與理工專業界限的環境與室內設計專業,提出了"美化人類生存空間"的教育宗旨。1989年1月在全國率先成立環境藝術系。2001年,環藝系增設建筑藝術專業方向;2003年,獲批準設立建筑學專業。同年10月該專業從環藝系分出,正式建立建筑藝術系。
二、師資隊伍
環藝系現有教職工18人,教授2人(博導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助教6人,實驗室技工1人,職工3人。我系教師在全國相關專業領域享有知名度,學術成果豐碩且頻頻獲獎,隊伍梯隊結構合理,團結敬業,具有較強的整體實力。
三、學生情況
環藝系本科生人數匯總表
環藝系現有碩士生13人,博士生4人,課程班碩士生3人,在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教學上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
四、培養目標
培養能在相關設計部門、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及室內設計,有一定教學和科研創造性工作能力的,通過實踐及繼續教育后能夠取得國家相應注冊執業資格的,并具有民族情懷和良好藝術修養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努力滿足我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五、辦學觀念與思路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研究構建人類生活空間的既古老又年青的綜合性設計學科,它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營造技術為手段,以永恒的自然法則和人類不斷變化的審美、生態價值觀來重構我們的生存環境,將我們的生存空間中的自然景觀和建筑環境綜合成為一個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并彰顯出環境藝術的整體力度。
環境藝術系歷來重視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以傳統哲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觀,全局觀為指導思想,以前瞻性的眼光審視設計的本質,緊扣"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創造人類居住的詩意環境作為設計追求的終極目標。
在教學方法上,環境藝術系積極學習西方國家在相關專業的成熟經驗,借鑒景觀設計學與生態建筑學所創造積累的學術成果,并將之融合到我們的教學指導思想中,形成開放、圓融的專業教學體系, 并已顯示出相當的先進性和適應性。
環境藝術系教學的三大宗旨為:根植于中國傳統建筑哲學與造園思想;追求藝術創造與技術營造的完美結合;營造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詩意環境。
六、人才特色
環境藝術專業依托校內造型學科的強勁支撐,汲取了名牌建筑院校的規范教學與經驗,涵蓋了建筑、景觀、室內、公共藝術等領域,真正體現了現代本科教學"寬口徑、厚基礎"的要求。在教學課程的設置上,我系以建筑為主線,向景觀、室內二個專業方向延伸、拓展為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三條教學主線,相關學科間多元互融。學生的專業基礎扎實、思維活躍、學術視野開闊,這種三位互補的復合型人才深受社會歡迎,在國家的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七、教學特色
1、整合教學
2000年9月起我系明確理出了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三條教學主線,并提出了整合性的課堂教學方法。即以建筑設計為主線,加入該建筑的室內設計以及與該建筑相關的景觀設計,培養學生整體的、全局觀的設計思路與方法,這種方法大大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強調了跨學科、多技能與全視界的素質教育,又顯示出設計教學對社會服務的一種應對及各專業門類的綜合性、整合性與模糊性。
2、完整的理論課體系
我系在共同專業基礎教學階段(二上、二下、三上)計有9門理論課程:建筑概論;外國建筑史;建筑設計原理;建筑結構概論;室內設計概論;場地設計原理;中國建筑史;景觀概論;建筑材料與構造,屬風景建筑、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三個專業方向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在專業方向教學階段(三下、四上)共計有12門理論課程,每個專業方向四門課程,均表現出各自的專業特點。在藝術院校中加強理論課的教學無疑是對學生相對較弱的理論知識的結構性完善。
3、高效的授課模式
2001年6月我系做了第五次教學計劃的修訂,形成了周一、三、五專業課,周二、周四理論課的教學狀態,這種方式并未影響專業課程的實際時間跨度,對于一個專業設計課程來說,教學質量仍可得到保證, 這種單元制結合"插花式"理論教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是藝術院校中單元制教學值得推廣的經驗模式。
4、結合課程模塊細化專業方向
2004年3月我系總結了環境藝術系二十年來自身的辦學特點與優勢,分析了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形勢,對相應專業方向的課程安排進行了梳理,并結合學院課程模塊教學要求(附系模塊課程表),擬在2003級三年級下學期進行分專業方向教學,三個專業方向分別為風景建筑設計專業方向、景觀設計專業方向及室內設計專業方向。
附表:
中國美術學院創建時就在圖案系中設有建筑學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被并入同濟大學。1984年我院在全國第一個設立跨越藝術與理工專業界限的環境與室內設計專業,提出了"美化人類生存空間"的教育宗旨。1989年1月在全國率先成立環境藝術系。2001年,環藝系增設建筑藝術專業方向;2003年,獲批準設立建筑學專業。同年10月該專業從環藝系分出,正式建立建筑藝術系。
二、師資隊伍
環藝系現有教職工18人,教授2人(博導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助教6人,實驗室技工1人,職工3人。我系教師在全國相關專業領域享有知名度,學術成果豐碩且頻頻獲獎,隊伍梯隊結構合理,團結敬業,具有較強的整體實力。
三、學生情況
環藝系本科生人數匯總表
2002級 |
2003級 |
2004級 |
總計 |
2個班 |
3個班 |
3個班 |
8個班 |
40人 |
61人 |
68人 |
169人 |
四、培養目標
培養能在相關設計部門、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及室內設計,有一定教學和科研創造性工作能力的,通過實踐及繼續教育后能夠取得國家相應注冊執業資格的,并具有民族情懷和良好藝術修養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努力滿足我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五、辦學觀念與思路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研究構建人類生活空間的既古老又年青的綜合性設計學科,它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營造技術為手段,以永恒的自然法則和人類不斷變化的審美、生態價值觀來重構我們的生存環境,將我們的生存空間中的自然景觀和建筑環境綜合成為一個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并彰顯出環境藝術的整體力度。
環境藝術系歷來重視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以傳統哲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觀,全局觀為指導思想,以前瞻性的眼光審視設計的本質,緊扣"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創造人類居住的詩意環境作為設計追求的終極目標。
在教學方法上,環境藝術系積極學習西方國家在相關專業的成熟經驗,借鑒景觀設計學與生態建筑學所創造積累的學術成果,并將之融合到我們的教學指導思想中,形成開放、圓融的專業教學體系, 并已顯示出相當的先進性和適應性。
環境藝術系教學的三大宗旨為:根植于中國傳統建筑哲學與造園思想;追求藝術創造與技術營造的完美結合;營造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詩意環境。
六、人才特色
環境藝術專業依托校內造型學科的強勁支撐,汲取了名牌建筑院校的規范教學與經驗,涵蓋了建筑、景觀、室內、公共藝術等領域,真正體現了現代本科教學"寬口徑、厚基礎"的要求。在教學課程的設置上,我系以建筑為主線,向景觀、室內二個專業方向延伸、拓展為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三條教學主線,相關學科間多元互融。學生的專業基礎扎實、思維活躍、學術視野開闊,這種三位互補的復合型人才深受社會歡迎,在國家的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七、教學特色
1、整合教學
2000年9月起我系明確理出了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三條教學主線,并提出了整合性的課堂教學方法。即以建筑設計為主線,加入該建筑的室內設計以及與該建筑相關的景觀設計,培養學生整體的、全局觀的設計思路與方法,這種方法大大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強調了跨學科、多技能與全視界的素質教育,又顯示出設計教學對社會服務的一種應對及各專業門類的綜合性、整合性與模糊性。
2、完整的理論課體系
我系在共同專業基礎教學階段(二上、二下、三上)計有9門理論課程:建筑概論;外國建筑史;建筑設計原理;建筑結構概論;室內設計概論;場地設計原理;中國建筑史;景觀概論;建筑材料與構造,屬風景建筑、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三個專業方向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在專業方向教學階段(三下、四上)共計有12門理論課程,每個專業方向四門課程,均表現出各自的專業特點。在藝術院校中加強理論課的教學無疑是對學生相對較弱的理論知識的結構性完善。
3、高效的授課模式
2001年6月我系做了第五次教學計劃的修訂,形成了周一、三、五專業課,周二、周四理論課的教學狀態,這種方式并未影響專業課程的實際時間跨度,對于一個專業設計課程來說,教學質量仍可得到保證, 這種單元制結合"插花式"理論教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是藝術院校中單元制教學值得推廣的經驗模式。
4、結合課程模塊細化專業方向
2004年3月我系總結了環境藝術系二十年來自身的辦學特點與優勢,分析了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形勢,對相應專業方向的課程安排進行了梳理,并結合學院課程模塊教學要求(附系模塊課程表),擬在2003級三年級下學期進行分專業方向教學,三個專業方向分別為風景建筑設計專業方向、景觀設計專業方向及室內設計專業方向。
中國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
2004年11月18日
附表:
模塊 |
課程 |
備注 |
專業設計教學模塊 | 獨立住宅建筑設計,獨立住宅室內設計 辦公建筑設計,辦公建筑室內設計 辦公建筑景觀設計,風景區規劃 住宅組團建筑設計, |
|
度假賓館(博覽)建筑設計,風景建筑設計, 風景建筑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設計,亭榭設計 造園設計,植物配置,公園(居住區)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設計,高級居住室內設計 度假賓館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設計 |
三下后三個專業方向 | |
專業工藝教學模塊 | 建筑構造與模型、景觀構造與模型、室內構造與模型 | |
調研考察與實習教學模塊 | 民居測繪(二),園林考察 畢業考察,設計院實習 |
|
專業理論教學模塊 | 建筑設備概論,城市設計原理 園林設計原理,風景建筑設計專業方向名作解讀 中國古建構造分析,風景建筑設計概論 景觀設計專業方向名作解讀,室內設計材料與構造, 景觀設計史,中西方雕塑史綱 園藝植栽學,室內設計概論 風景建筑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論文 景觀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論文 室內設計專業方向畢業論文 |
三下后三個專業方向 |
專業設計基礎教學模塊 | 設計初步,專業繪畫(一) 專業繪畫(二),計算機輔助設計 公共藝術 |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