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卉標準的應用為何不夠理想
《全國花卉標準體系研究與構建設想》給出了答案
3月20日,由全國花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擔的《全國花卉標準體系研究與構建設想》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專家認為,該項目摸清了我國花卉標準化現狀,并在結合國外花卉標準體系建設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花卉標準化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發展需要,提出了今后花卉行業的重點制定修訂標準項目。
《設想》在談到我們花卉標準的應用情況時指出,近年來,各類花卉標準不斷制定和頒布,但總體上看,應用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
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重視不夠。各類花卉標準制定頒布后,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貫徹標準的宣傳工作、實施辦法以及監管措施沒有及時有效地跟上,使得大部分標準出臺后就“束之高閣”、“壽終正寢”。長期以來,我國花卉業一直處于隨意、自由發展的態勢,很多從業者標準化意識非常淡薄,加上花卉標準是推薦性而非強制性實施標準,靠生產經營單位自覺貫標是不大可能的。
花卉標準不配套。事實上,只有最終產品質量標準是不夠的,必須先規范種子、種苗、種球等花卉生產投入品的質量,還要有標準化技術規程、采后處理技術(貯存、包裝、運輸)等。標準不配套、制定欠科學、修訂不及時的問題比較多。
三是市場準入制度尚未形成。為了推進標準的貫徹實施,中國花卉協會曾設想分兩步實現達標產品進入花卉市場交易。第一步,將定點花卉市場分成達標和非達標兩個交易區,達標產品和未達標產品分區交易;第二步,未達標產品一律不能進入定點市場交易。由于花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不健全,中國花卉協會在建立市場準入機制方面缺少權威性,該設想至今無法實施。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