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日本來思考我國苗木產業的發展
帶著如何確保園林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這一課題,二??七年七月在浙江省花協專家委員會主任包志毅教授的帶領下,一行十八人組成的浙江省園林訪日團,歷時七天對日本的大阪、京都、靜岡、東京等地的歷史名園、普通的街景綠化、賓館庭院綠化、商品樣板房綠化和苗圃的苗木生產、普通鄉村村民的宅院綠化已及花卉市場、園林資材市場的參觀訪問。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結合我們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們眼中的日本園林及植物現狀、國內苗木生產行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苗木生產業發展趨勢的思考三個方面,談談認識和想法、供同行參考。
一、我們眼中的日本園林業及園林植物現狀
1、日本園林歷史淵源深厚。其古庭園造景與現代庭園造景文脈相承。
2、日本園林(庭園)是以自然為藍本而超越自然、高于自然的一種園林形式寫意、概括與提煉,講究的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如京都國際飯店。
3、對歷史的尊重與保護做得相當到位。如弓頭斷墻、塑景、原生植物等。
4、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眾多,加上特定的文化,故庭園中很多骨架樹都經過精心修剪。如香樟、雪松、羅漢松、水臘等等。[圖1]
5、對于苗木的精心培育。如苗圃中的黑松五針松常經幾代人的培育,不象我們先從山中鄉下挖來再培育。
6、廣泛的民眾基礎,這是一種文明的標志,已經形成了民眾的必需,幾乎到各處,只要有那么一點間隙,必有園林綠化概念的滲透。如小飯店,小店鋪等。
7、成熟的需求,形成了成熟的市場。如花卉市場、園林資材市場、城市中特設區域樣板房(含樣板房綠化)。
9、鄉土樹種的應用得到普遍重視。如雞抓槭、羅漢松、櫸樹、日本柳杉
10、多桿植物,叢生植物,更能體現生態性及自然性,得到廣泛地應用。
11、橫墻斷垣的應用顯現原始農耕時代的韻味又顯現與自然的諧調。[圖4]
13、注重季節變化的植物配置。
14、健康就是美的理念在現代建筑環境中的應用。
15、沒有特大型苗圃,苗圃小而專業化,很多苗木培育歷史悠久常有幾代人的痕跡。
16、容器育苗為主、兼部分地栽苗。
17、發達的機械化施工水平。
18、生態地面,除了滿足功能要求,地面盡量軟化。
1、植物品種的應用沒有系統性地歸類,苗木生產基本上是一窩蜂地上,市場不夠理智,且看這些現象:一九八三年,龍柏在蕭山興起,從而曼延至很多省份,當時為剪取一些龍柏的枝條很多人去犯法,甚至去部隊盜竊而被槍打死的也有之,可見瘋狂之程度,一九八六年后,龍柏在生產者之間碾轉這燙手的山芋最后找不到真正的下家,于是輪子在生產者之間停止轉動,在苗農的絕望當中,演出了一幕“龍柏燒狗肉,領帶當褲帶”的悲劇,涉農人員之多,令人悲嘆。一九八四年,茶梅、茶花、五針松、廣玉蘭大唱贊歌,于是苗圃把這些寶貝用竹片攔起來,用鐵絲網拉起來,用人管加上狗管,并且大量的繁殖。然而,一夜暴富的神話沒有出現,三五年后,這些苗木密度太大,又不敢擴種(越沒人要越沒敢擴種),于是,又一輪血淋淋的間伐與砍伐出現了,于是,苗木生產又沉寂了好幾年,九四年后,苗木業慢慢地復蘇了一些,因為可選擇的品種較少,于是,紅花繼木與金葉女貞以它特有的色彩扮演了苗木業中的主角,“紅、黃”了大半個中國,一直到大家看膩看煩了為止,后喬木的真命天子也出現了,香樟、樂昌含笑、杜英以生長快,樹型美觀,常綠而備受親睞,有個人自發、也有政府引導旁人慫恿,此情勢以雷霆萬鈞之勢燎原了半個中國,數量之大,規模之大,觸目驚心,然而,隨著人們對園林生態性的認識,對植物多樣化存在的肯定,二??三年后,歷史的悲劇又重演了,多少的香樟、杜英、樂昌含笑被砍掉當柴火,而且還得費力地把根盤拉起,使得很多農民血本無歸,好不容易盼了三五后,等苗長大了,沒有人要了,搞得很多農民傾家蕩產,這是土地使用的巨大浪費,資金使用的巨大浪費,也是一場違背市場規律的盲目生產運動。今天,紅葉石楠已紅遍了大江南北,悲劇又會重現嗎?
2、園林工程使用的品種少,生產商生產的品種也較少,從南到北也不過二三百個品種,對于幾萬種的植物材料來說可說是滄海一粟而已,很多優秀的品種還都在大山里睡覺。
3、植物品種的選用受到三個主觀條件的制約,一是政府官員的制約,依官員好惡來選擇樹種;二是受設計師制約,設計師對植物品種了解不夠多;三是受生產者制約,生產的品種不僅品種單一,而且還規格形式單一。
4、鄉土樹種開發力度不夠大,全國溫度相類似的地方苗木品種大致相同,沒有地域特色,甚至溫度不相同的地域品種也差不多,比如南方棕鋁科植物在極限環境區域的大量種植,這真是作孽。
5、苗圃的專業化程度不夠,都搞大而全,浪費人力物力,沒有特色。
6、苗木種植等行等距,干篇一律,不符合生態規律也影響了種植效果。
7、信息不對稱,一些前瞻性差的地域或生產者只知跟風跟行情,而忽了行情背后的條件和風險,到市場從短缺市場到競爭市場時,很多生產者被淹沒在市場的海洋里,因為從業人員的素質不夠高。
8、營銷、生產、設計等供給與需求渠道不暢通。
9、品牌意識淡薄。
10、沒有系統的培訓機構來提從業人員的素質。
三、今后苗木生產發展趨勢的思考
1、考慮生態安全、植物多樣性選擇必將得到足夠的重視。
2、以區域特色考慮、鄉土植物將得到廣泛應用。
3、為豐富色彩,色葉樹種將得到推崇而且春夏秋冬之色彩均需考慮。
4、多桿、叢生、偏冠、歪桿等樹種必將得到商機(同一樹種的不同形態)。
5、從節水、生態、養護等考慮,地被植物將進一步推廣,如花果俱佳者的六道木、紫金牛、莢口等,適應性強、管理粗放、覆蓋性好的地被竹類、絡石類、適應屋頂綠化覆蓋的藤蔓類,如景天科等耐早耐熱的植物。
6、濕生、水生植物將得到更進一步應用。
7、因別墅庭園之發展大規格大樹型精品造型苗將供不應求。
8、容器育苗將更普及
9、新品種將大力引種與推廣,但將更有區域性。
10、新的苗木價格體系將得到建立。
11、苗木生產將趨向更專業、更集約。
12、盲目的野生資源的利用將受控制。
13、從業人員的素質將得到大提高。
14、對苗木質量要求將進一步提高。
15、苗木的生產營銷送苗等分工將進一步細化。
16、特色安全樹種將現商機,如特別抗鹽堿、耐水濕和抗風(抗海嘯)樹種如東方杉、檳柃、羅成石楠、等樹種。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