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養菊”探訪記
“你看,這兩束菊花差別大不大?”近日,在北京雙卉新華園藝有限公司的大興采育基地,該公司董事長劉克信向記者展示了兩束切花菊,其中一束花色純白、花朵大、葉色鮮亮、莖稈筆直,而另一束花色發黃、花朵小、葉片枯萎還有銹斑。“這束品質較好的菊花就是我們采用精準農業技術生產的,它在花瓶里已經放了11天了!”劉克信一臉自豪。
北京雙卉的大興采育基地建有近60個溫室大棚,面積近6萬平方米。去年,該基地從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進了一系列精準農業技術設施。記者先走進了技術系統控制室,只見墻上大屏幕上正滾動顯示著一組組數據:A1,溫度19.2,濕度85.3,露點……每隔10分鐘,這些數據就會自動更新一次。劉克信說:“這是溫室環境監測系統,可以采集溫室內多種環境參數,數據非常準確,比如溫度的監測精度可達±0.1℃,工作人員據此進行精確的栽培管理。如果某項數值達不到標準,它就會通過報警器進行報警,還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向工作人員報警。”
大屏幕的旁邊是兩臺電腦,一臺電腦上顯示著各個溫室的環境參數,另一臺是各個溫室的實時視頻圖像,工作人員正在通過電腦監控各個溫室的情況。劉克信說:“這是一套網絡化溫室生產現場視頻信息采集系統,可以隨時觀測溫室內植物生長、病蟲害發生、工人管理等情況,視頻資料必要時可以刻成光盤,以供客戶和專家觀看研究。實時圖像和聲音可以同時通過網絡傳輸,相關的部門和企業只要擁有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上網看視頻監測植物的生長情況?!?/P>
隨后,記者來到一處溫室,剛一掀開門簾,就傳來脆亮的聲音:“地溫17.9℃、濕度69.2%、光照……”記者循著聲音找去,卻發現空無一人,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如對講機大小的機器正在“講話”。這個被稱為“溫室娃娃”的小機器“腦子”里儲存著植物生長需要的標準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并能通過傳感器測出溫室內的各種實際數據,將二者進行對比,如果實際數據與最適宜數據出現偏差,它就會大聲地提醒人們加溫或是降溫,通風或是澆水。
面對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技術,劉克信深有感觸地說:“采育基地實行的是農戶承包責任制,新技術采用之前,農戶都是根據經驗或感覺對溫室進行管理,缺乏科學依據。采用這些新技術后,溫室各項數據都非常精確,農戶也能實行更加精確的管理,菊花品質提高了很多,成花率提高了20%至25%,達到80%左右?!彼€介紹,以前都是由技術人員測量溫室數據,每天要跑五六十個溫室,現在工人用量減少,節省了很多人工成本。此外,由溫室環境監測系統檢測的數據還可以傳輸到鍋爐房的電腦屏幕上,工人可以據此調整溫度,避免了一些人為失誤,每年可為基地節省很多采暖費。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