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22日召開
第二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08年5月22日,在東華大學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景觀設計本土化”,會議由東華大學和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共同主辦。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各類環境藝術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藝術設計這門學科是以美術學、建筑學、藝術設計學為基礎,與相關學科交叉的邊緣新興學科,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和實踐,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在我國崛起的。中國當代環境藝術的崛起和發展,是我國近年來極為重要的科學文化藝術成就。東華大學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并日益成熟,其環境藝術設計學科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環境設計人才。他們在拓自身學術問題的同時,開始思考環境藝術設計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在于:設立學術研究平臺,目的為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術理論研究做一些基礎性的學術研究工作。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國的城市現代化進程難免受到國際化的影響,然而,任何“國際化”的趨勢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本土化”才能體現在城市發展之中,而兩者之間所產生的沖撞,也必然在城市發展中表現出來。城市建設發展中產生的問題主要反映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也就是本次論壇所關注的焦點。
本土化與國際化并非截然對立,和現代化也并不矛盾,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任何偏執一方的做法都不利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健康發展?,F實是:國內設計行業受到境外設計師的持續關注,國內設計也有追隨國際設計風格的傾向。
從不同的視角討論本土化的問題,正是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一大亮點。為此,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世界景觀模擬系統的創始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彼得?波森曼(PeterC.Bosselmann)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佐佐木葉教授、景觀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筑和規劃學專家古恩特?巴爾托麥(GunterBartholmai)、澳大利亞景觀建筑師學會會員唐納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鄭曙?教授五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以及全國200多所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授專家,共同就“景觀設計本土化”議題進行研討。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