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者建言:城市設計要讓人產生強烈的歸屬感
2008-06-02 16:57:59 作者:何清平 趙藝媛 來源:時代信報 瀏覽次數:
城市為何被設計成消費品?
“'趨同化'腐蝕了城市的個性,破壞了地區特色。”昨日,在2008年中國重慶青年人才論壇海外分論壇上,加拿大CCW景觀及城市設計公司首席設計師、重大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加拿大籍華人朱捷說,市場不應成為城市設計的主導,城市設計應該滲入更多的對文化、社會與人的關心。
城市不應被設計成消費品
“'趨同化'的城市發展所引發的城鎮特色喪失,形成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朱捷認為,“趨同化”不僅會腐蝕城鎮的個性,更會使得當地人文氣息流失。
對于城市被設計成為消費產品的現象,朱捷更感到痛心疾首。
“不少城市設計是基于這樣的理解而產生的:市場成為城市設計方案的主導者,滿足開發商利潤要求的設計成為城市空間形式產生的基礎,而把城市居民簡單的看成潛在的購買者或租賃者,因而有了過多的商鋪和大型商業空間。”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認為視覺形象的改善可以吸引投資,于是就有了大尺度的街道、繁瑣裝飾的街景和巨大的公共開敞空間,但值得深思的是,這些街道和空間都缺乏人的活動。”朱捷說,“在眾多的設計方案中,很難找到對有關社會、文化、經濟和生態方面的考慮,城市設計似乎是一個過于昂貴的奢侈品。”
“如果城市設計方案不包括社會學方面的內容,那么其目的僅僅是城市設計師對自己設計理念的夸耀。”朱捷認為,城市設計是大多數人的事,設計者應避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進行設計,而應融入市民,浸潤文化。
城市設計應強調人的存在
對于重慶來說,應當如何避免城市形象成為一種純建筑或純藝術的姿態?朱捷認為,必須對城市形象的概念進行重新定義。
朱捷認為,城市設計既是一件作品,也是一個過程。作為一件作品,城市設計可以在不同尺度下從城市局部到城市整體的不同層面展開;作為一個過程,城市設計環境涉及到藝術地打造環境。這種環境要在一段比較長的時期里,經過不同參與者的影響而形成。城市設計應當強調的人的存在,以及由人所構成的社會、文化、經濟、生態等對城市的影響。
朱捷以巴南區的濱江地帶為例,分析如何恰當的打造城市形象,以及如何在城市設計環節突出區域特點。“由于這是一個15000米長的沿江帶狀區,應在6個方面加強該地區的特點,包括山水美學質量、土地用途與功能、生態系統、視線組織、流通系統及行為模式,突出該地的獨特性。”朱捷說。
朱捷認為,該區濱江地帶應當開發成具有多種用途,鼓勵步行和富有特色的公共空間。比如,濱江區域內的公園應向城市內地延伸,城市街道與活動區向濱江區擴展,許多日常生活活動應當在步行距離范圍之內的公共空間內展開,鼓勵更多具有獨立性的活動開展,尤其是對步行的遷就。同時控制濱江沿線的觀景走廊,確保視線的無阻礙。濱江的節點應當設計為具有多用途的活力場所,吸引多樣的人,而不是用混凝土結構將江岸與人分離。
“優秀的城市設計要讓人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朱捷說。
“'趨同化'腐蝕了城市的個性,破壞了地區特色。”昨日,在2008年中國重慶青年人才論壇海外分論壇上,加拿大CCW景觀及城市設計公司首席設計師、重大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加拿大籍華人朱捷說,市場不應成為城市設計的主導,城市設計應該滲入更多的對文化、社會與人的關心。
城市不應被設計成消費品
“'趨同化'的城市發展所引發的城鎮特色喪失,形成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朱捷認為,“趨同化”不僅會腐蝕城鎮的個性,更會使得當地人文氣息流失。
對于城市被設計成為消費產品的現象,朱捷更感到痛心疾首。
“不少城市設計是基于這樣的理解而產生的:市場成為城市設計方案的主導者,滿足開發商利潤要求的設計成為城市空間形式產生的基礎,而把城市居民簡單的看成潛在的購買者或租賃者,因而有了過多的商鋪和大型商業空間。”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認為視覺形象的改善可以吸引投資,于是就有了大尺度的街道、繁瑣裝飾的街景和巨大的公共開敞空間,但值得深思的是,這些街道和空間都缺乏人的活動。”朱捷說,“在眾多的設計方案中,很難找到對有關社會、文化、經濟和生態方面的考慮,城市設計似乎是一個過于昂貴的奢侈品。”
“如果城市設計方案不包括社會學方面的內容,那么其目的僅僅是城市設計師對自己設計理念的夸耀。”朱捷認為,城市設計是大多數人的事,設計者應避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進行設計,而應融入市民,浸潤文化。
城市設計應強調人的存在
對于重慶來說,應當如何避免城市形象成為一種純建筑或純藝術的姿態?朱捷認為,必須對城市形象的概念進行重新定義。
朱捷認為,城市設計既是一件作品,也是一個過程。作為一件作品,城市設計可以在不同尺度下從城市局部到城市整體的不同層面展開;作為一個過程,城市設計環境涉及到藝術地打造環境。這種環境要在一段比較長的時期里,經過不同參與者的影響而形成。城市設計應當強調的人的存在,以及由人所構成的社會、文化、經濟、生態等對城市的影響。
朱捷以巴南區的濱江地帶為例,分析如何恰當的打造城市形象,以及如何在城市設計環節突出區域特點。“由于這是一個15000米長的沿江帶狀區,應在6個方面加強該地區的特點,包括山水美學質量、土地用途與功能、生態系統、視線組織、流通系統及行為模式,突出該地的獨特性。”朱捷說。
朱捷認為,該區濱江地帶應當開發成具有多種用途,鼓勵步行和富有特色的公共空間。比如,濱江區域內的公園應向城市內地延伸,城市街道與活動區向濱江區擴展,許多日常生活活動應當在步行距離范圍之內的公共空間內展開,鼓勵更多具有獨立性的活動開展,尤其是對步行的遷就。同時控制濱江沿線的觀景走廊,確保視線的無阻礙。濱江的節點應當設計為具有多用途的活力場所,吸引多樣的人,而不是用混凝土結構將江岸與人分離。
“優秀的城市設計要讓人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朱捷說。
編輯:songgaofe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