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贊-塞那維拉居住區環境設計
這是一個關于如何用最普通的楊樹來營造一種“白話景觀”的案例。開發商接受了設計師的理念,在一個高檔社區中使用了最便宜的林木,卻提升了小區的品質。美的景觀實際上可以用非常平常和價廉的植物和材料來實現,而設計是提升環境質量的根本。
關鍵字:風景園林;居住區環境;規劃設計;尋常景觀
1 區域位置及場地分析
塞那維拉居住區位于亞運村北部立水橋附近,南臨中國石化黨校,北與溫泉賓館相鄰,東部與北京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地產小區天通苑接壤,西面緊鄰安立路,與北方明珠購物中心相對。 社區所在地與未來的奧運村相鄰,交通便利,周邊各項基本配套設施完善,但周邊自然環境較差。 場地現狀:新建建筑為5層獨棟式住宅,已經封頂。建筑是根據現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的“別墅大廈”概念設計的,大面寬、小進深,玻璃幕墻結構,建筑造型簡潔、現代。整個場地地形平整,場地內新建了一個規整的人工水池,水源為自來水(圖1~6)。樣板樓外已經種植了成片的大葉黃楊,修剪整齊,還新植了一些毛白楊,長勢一般。整個場所內基本沒有可以利用的優越的景觀元素。 建成建筑:灰色水泥與玻璃幕墻構成的建筑在展示其簡潔現代的特性同時,無法掩飾其剛性的冷漠;玻璃的通透性以及建筑間距的局限使相鄰建筑的私密性存在問題。這要求環境設計中主要的景觀元素除了美觀之外,還要具備軟化、隔離的功能。 已建水池: 規整、生硬,強化了場地建筑的冷峻。水太深,不夠人性,需要改造。 已植植被:黃楊過于規則、楊樹規格和品質不夠,建議移植到二期場地,所有植被重新設計。
2 景觀設計的三大特色
2.1 平常楊樹景觀的詩意 以北方常見的楊樹(新疆揚)為主要的景觀元素,簡單地規則種植,力圖以其高大挺拔的風姿將建筑掩映其間。林下以草坪和地被植物作基底,局部配置竹(早園竹)叢,點綴季節特征顯著的花灌木,共同構成極具北方特色的景觀((圖7~15)。
2.2 生態水系鄉野的趣味 在會所東部的集散廣場上設計一個半規則半自然的中央水池,作為整個社區景觀的核心,將水體以湖?溪流?跌水?溪流?淺灘的形式延伸到每一棟建筑的前庭,在每戶門前開辟臨水平臺和木橋,水邊大量種植鄉土的水生或濕生植物(包括菖蒲,千屈菜),充分展示北方的水景,完美體驗水趣(圖2~6)。
3 互動小品生活的寫意 在社區的綠色背景下,在靜湖淺灘之際,按相機取景的要求在焦點處創造特色鮮明的道具??各種小品,或是幾塊置石、或是一條閑凳,或一棵樹,或一個簡易的平臺等等,構筑起一組自然貼切的消閑道具。當人們參與其間的時候,人和道具共同構成完美的風景,同時這里也是最佳的觀景地,旨在營造一幅情景交融的畫面,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交流(圖13~15)。
項目概況:規劃用地面積15 300萬m²,建筑占地面積12 300m²,其中景觀面積為13 000m²,小區建筑為5層獨棟式住宅區位:北京昌平區開發商:北京塞納維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景觀設計: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首席設計師:俞孔堅參與設計人員:王 浩、王云峰、封顯俊、張 波、薛興凱
規劃設計時間:2003年1月?2003年5月建成時間:2004年10月攝影:曹 楊 俞孔堅 作者簡介:王 浩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景觀一所所長王云峰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景觀一所主任工程師



編輯:xu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