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集體農莊建筑與景觀方案設計
做的就像大山上的石頭、樹、草一樣的,感覺是從山上長出來的,這是我們追求的造型感覺。整個設計要像中國山水畫一樣美,有著小橋流水一般的靜謐意境。
我們一定要用一種非常手段,這種非常手段就是建筑規范加上羌族人的建房子的智慧,隨著山勢去走,絕不破壞環境,他絕不會把這個山坡給炸平,如果沒有路走,我可以讓路在房子上走,從建筑物上走,而且處理的特別合理,哪塊曬谷物,哪塊曬辣椒,哪塊養豬,生活垃圾怎么排泄。我們在那里發展也要借鑒羌族民居的智慧,然后把現代人的需求加進去,可以做些調整,把它做得更合理,更有控制力,從房地產開發商忽略的一個斷層,讓這些人來消費,其實他們是少數人,但是要從開發一個項目有多少潛力來講,就不是少數人,可以說稍微有點文化的人都有這樣的沖動,只不過是苦于沒有這樣的環境,苦于沒有這樣的群體,也苦于沒有這樣的開發商,也是運用一種非常規的手段來運行這個開發項目。這個群體來了以后,還會帶來更多的附加值,比如說他會帶來朋友,朋友又想訂租,我們可以不斷的繼續發展。我們可以定期的組織一些會員的交流活動,藝術家的展覽,大家有相互結交朋友的空間。如果我們的會所做到4000平米,吃住都包括的,一天幾萬塊錢是流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再有一個,我們的出租方式有各種各樣的,有長租、短租。比如說是會員,出租10年是一個價位,30年是一個價位,5年是一個價位,1年是一個價位,也可以周末,三兩家合租,自帶干糧自己做飯,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的。我們有房子,有山里種的植被,這些東西我們可以搞特供,藝術家集體農莊特供的一種產品、山貨,包括我們在梯田上種小米,蕎麥等等,我們這些小商品是純生態的;我們也可以飼養一些跟環境融洽的小動物,可以把這個地方弄成人間天堂一樣。我們現在做的就很像空中花園了,我們的房頂上也可以有植被,也可能你一進去以后猛一看也可能找不到房子,綠意可以達到這種境界。都是綠色植被,可以種些花樹,或者是國外一些適合在這種植的樹。我們可以與農科院,林學院系里邊搞這種聯宜活動,讓他們做實驗,我們可以在這給他們開辟一些實驗地,把這種非常良性的關系掛在一起。為什么我覺得我們這個項目是一個非常的項目呢?就是說它沒有可比性,而且也是非常綜合型的,所以說這是最理想的,是一種嶄新的全新的探索,這個探索是很可愛的,非常人性化的,而且非常經濟的開發項目,不會造成浪費。
編輯:xu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