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鋪就湛江北坡村民致富路
“過去,我每年都會買一些農業種植和養殖的書報來看,現在有了電腦上網查看就方便多了。”談到農村信息化工程,已嘗到網絡信息甜頭的湛江北坡鎮北塘村支部書記、主任林馬扶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上網瀏覽各種作物新品種、種養新技術及農產品市場交易價格等信息已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在湛江北坡鎮北塘村,村民以種植甘蔗、外運菜和水稻為主,素有“椒鄉”美稱。以往,該村農民種植出來的農產品,銷售渠道主要是靠在鎮集市上“當面吆喝”,這種銷售方式一天下來也賣不出多少農產品。因此,農產品供求“信息”不暢通,成了制約農產品流通的瓶頸。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呈現出一批具備市場意識、信息意識“新型農民”,尤其是今年遂溪縣大力實施“信息興農”工程以來,農民觀念意識得到明顯提高,他們通過電腦、手機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經營銷售,漸漸從信息慢、效益低的銷售難題中,找到了快捷便利的信息網絡銷售方式,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增收、增效、農民的增收。“現在,我把當地農產品種植供應信息發布上網,總能及時拿到外地老板的提貨訂單,這樣農產品就賣得快多了,而且賺錢比過去輕松多了。”同是北塘村人的流通大戶劉觀榮介紹自己的生意經驗。
在北坡,像劉觀榮一樣依靠網絡信息發財致富的流通大戶不少,因為每個村委會都配備了電腦,農產品市場行情就有了譜,若是有小販想壓低價格收購農產品糊弄村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北坡鎮委書記黃志堅告訴筆者,農民通過政府舉辦科技培訓和信息化服務體驗站等現代服務網絡體系,實現了與科技信息的“零距離接觸”、“零距離培訓”、“零距離服務”,種什么、怎么種、如何賣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