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市人造景觀水域面積已經超過210萬平方米。景觀水體的水質引起人們的關注。根據上海市去年底對全市有代表性的人造水景觀進行的系統調查和監測,雖然在水景觀水體中人們也種植和放養了一些植物和動物,但是,用水生態的平衡、生物鏈的連接、水體自凈能力的提高等要求來衡量,水景觀水體中的生物普遍太少,多樣性遠遠不夠。
水中植物和動物多樣性沒有很好形成,水面缺少生氣,很難形成感官上賞心悅目的享受。更讓人擔心的是,水體應有的自凈能力因為沒有生物鏈而大大減弱,水質惡化趨勢。按理說水景觀水體的本質都是潔凈的自來水,水體中已經沒有了點污染源,水質應該是好的,但是,從監測數據中看到,這些水景觀的水體,除少數外,大多數氨氮、總氮、總磷等有機物含量指標都很高,很多在Ⅴ類和劣于Ⅴ類以上,這足以說明水體的自凈能力太差。
水中生物的多樣性與水體自凈能力的提高、水質的穩定,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目前人造水景觀水體不夠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體中缺少生物多樣性,生態尚不能平衡,水體的自凈能力缺乏生物鏈的支撐。
形成水中生物的多樣性,一是要在規劃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方法在水中種植品種多樣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并注意培植冬天生長的植物,在水面積大的區域可搭建一些浮床和底床,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多種水中植物群落;二是要盡可能多地放養一些本地的野生魚類和螺螄之類的軟體動物,要在基本封閉的水環境中形成一定的動物種群;三是要挖掘品種的潛力,既要利用本地的品種,也要科學地引進外地的品種,不但要注重凈化水體的作用,還要講究美觀、美化的效果。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