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整中實現轉型 花卉產業現階段發展的主旋律
2008-07-01 19:37:17 作者:韓益 來源:中國花卉報 瀏覽次數:
“從2001年至今,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轉移,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大幅度增長,但質量效益不夠高、產業結構雷同、產品結構同質化、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和創新能力較弱等問題也更加突出。面對這種新形勢,為處理好速度、結構、效益和質量的關系,調整成了現階段的主旋律,即由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和追求數量的粗放型經營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節約型經營轉變,在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狠下功夫。”日前召開的第五屆中國花卉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花卉協會會長江澤慧指出了現階段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產品到流通,從眼前到持續發展機制進行全方位調整的發展思路,引起業界人士的共鳴。
調整一:優化品種技術結構
6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決定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這讓企業進一步感受到來自生產成本控制的壓力,江蘇蘇州盈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樹初知道這個消息后無奈地表示,僅今年上半年,包括肥料、基質、花盆、運輸在內的成本在半年時間里幾乎增長了一倍。在這樣的形勢下,生產企業急需調整品種和技術來應對市場激烈的競爭。
產品標準化是現階段優化品種技術結構不容忽視的。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勇平指出,產品標準化要從改變觀念開始,進而改變設備、流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容易但要著手去做。
產品容器化則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我國的地被植物和其他園林用花灌木容器化進程較快,配套的栽培技術、容器生產技術等也都在不斷跟進,而在荷蘭、德國等地,3米高的大樹都是容器化栽培,這是產業發展過程中市場選擇的結果。如今,市場決定了我國的花卉產品也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花卉應用潛在市場的挖掘也需要品種和技術的跟進。中國花卉協會盆栽分會會長李虬表示,目前世界正悄悄產生“第五季”。簡單地說,由于保暖、降溫技術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中人一年有70%到80%的時間生活在27℃、空氣濕度相對高的環境里。從商機來講,這是花卉應用的新空間,對進行生態化建設和居家消費的花木品種和應用技術提出了新要求,如生態餐廳建設、盆栽組合技術等領域。
調整二:推進產銷物流體系
我國花卉產業亟待形成一個由企業內在動力推動的產銷和物流體系。李虬指出,世界先進的花卉生產體系和技術體系建立在大流通和大訂單的高度市場化基礎之上,但大流通和大訂單的實現有賴于成熟、先進的產銷物流體系,我國雖然已嘗試建立了很多由政府倡導的產銷物流體系,但運行上跟產業發展有一定脫離,如果在未來五年內產銷物流體系得以建成,會對整個產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當前,由盆栽企業組成的盆栽協會已呈現強烈的勢頭,希望形成自己的產銷物流體系。
目前,雖然我國昆明建立了切花拍賣流通市場,但究竟哪種體系適合我國的花卉產業還需嘗試和摸索。日本大田花卉市場是日本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常到中國的副總經理小杉圭一表示,中國現在建立拍賣方式的物流體系時機還不成熟,分散的小規模農戶經營還沒有拍賣流通和產品標準生產意識,建立花農合作組織是第一步。
在調整中實現轉型
日本、臺灣的花卉產銷物流體系相對成熟,臺灣花卉產業發展協會總經理鐘國成、日本小杉圭一等人均認為,產銷物流體系的建立關鍵在于制度的建立和機制的形成。在日本,從事流通的經營者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客觀上形成高門檻,不容易被低層次競爭所擾亂。小杉圭一建議,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不妨把精力從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市場,轉到市場建設的規劃和監管規章的制定上來,以逐步改變目前市場建設混亂的現狀。
臺北花卉產銷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著臺灣最大的花卉市場,其總經理張堂穆表示,世界上僅有6個國家建立了花卉拍賣流通形式,但美國、英國等國家并沒有花卉拍賣體系,對現階段的中國花卉產業而言,拍賣不是最佳形式,“丹麥模式”更值得借鑒,即在全國范圍內扶持大的經銷商,通過他們的網絡帶動花卉的流通和進出口貿易。
調整三:建立防災長效機制
今年1月的雪災和6月的澇害,給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的花木生產帶來嚴重損失,而每年東部沿海地區的臺風和北方的降雪讓局部區域的花木生產受損的消息更是時有耳聞。對此,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并迅速落實成為業界一致的呼聲。
2006年年初,“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被正式列入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但兩年過去了,農業保險在花木產業中依然缺位。其中,保險費率是敏感點,市場化的保險費率一般花農承受不起,但若根據花農的接受程度設定基于政府補貼的費率,保險公司和政府的壓力又顯得過大。政策性農業險如何在花木種植戶中推廣開來還需系統研究。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集團董事長傅企平提交了一份關于《農業保險法》的議案,結合國外成功經驗和我國目前農業的現狀,建議全國人大盡快制定《農業保險法》,并建議農業保險服務要與商業性保險公司分離,建立以非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保險體系。同時,建議農業保險實行法定保險和自愿保險相結合,政府對于農保戶給予保險費率上的適當補貼,對于農業保險公司給予適當財稅政策支持,以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險。
在期待扶持政策的同時,花卉企業還應積極自救,如進行設施的改造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等,以防患于未然,盡可能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調整一:優化品種技術結構
6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決定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這讓企業進一步感受到來自生產成本控制的壓力,江蘇蘇州盈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樹初知道這個消息后無奈地表示,僅今年上半年,包括肥料、基質、花盆、運輸在內的成本在半年時間里幾乎增長了一倍。在這樣的形勢下,生產企業急需調整品種和技術來應對市場激烈的競爭。
產品標準化是現階段優化品種技術結構不容忽視的。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勇平指出,產品標準化要從改變觀念開始,進而改變設備、流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容易但要著手去做。
產品容器化則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我國的地被植物和其他園林用花灌木容器化進程較快,配套的栽培技術、容器生產技術等也都在不斷跟進,而在荷蘭、德國等地,3米高的大樹都是容器化栽培,這是產業發展過程中市場選擇的結果。如今,市場決定了我國的花卉產品也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花卉應用潛在市場的挖掘也需要品種和技術的跟進。中國花卉協會盆栽分會會長李虬表示,目前世界正悄悄產生“第五季”。簡單地說,由于保暖、降溫技術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中人一年有70%到80%的時間生活在27℃、空氣濕度相對高的環境里。從商機來講,這是花卉應用的新空間,對進行生態化建設和居家消費的花木品種和應用技術提出了新要求,如生態餐廳建設、盆栽組合技術等領域。
調整二:推進產銷物流體系
我國花卉產業亟待形成一個由企業內在動力推動的產銷和物流體系。李虬指出,世界先進的花卉生產體系和技術體系建立在大流通和大訂單的高度市場化基礎之上,但大流通和大訂單的實現有賴于成熟、先進的產銷物流體系,我國雖然已嘗試建立了很多由政府倡導的產銷物流體系,但運行上跟產業發展有一定脫離,如果在未來五年內產銷物流體系得以建成,會對整個產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當前,由盆栽企業組成的盆栽協會已呈現強烈的勢頭,希望形成自己的產銷物流體系。
目前,雖然我國昆明建立了切花拍賣流通市場,但究竟哪種體系適合我國的花卉產業還需嘗試和摸索。日本大田花卉市場是日本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常到中國的副總經理小杉圭一表示,中國現在建立拍賣方式的物流體系時機還不成熟,分散的小規模農戶經營還沒有拍賣流通和產品標準生產意識,建立花農合作組織是第一步。
在調整中實現轉型
日本、臺灣的花卉產銷物流體系相對成熟,臺灣花卉產業發展協會總經理鐘國成、日本小杉圭一等人均認為,產銷物流體系的建立關鍵在于制度的建立和機制的形成。在日本,從事流通的經營者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客觀上形成高門檻,不容易被低層次競爭所擾亂。小杉圭一建議,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不妨把精力從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市場,轉到市場建設的規劃和監管規章的制定上來,以逐步改變目前市場建設混亂的現狀。
臺北花卉產銷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著臺灣最大的花卉市場,其總經理張堂穆表示,世界上僅有6個國家建立了花卉拍賣流通形式,但美國、英國等國家并沒有花卉拍賣體系,對現階段的中國花卉產業而言,拍賣不是最佳形式,“丹麥模式”更值得借鑒,即在全國范圍內扶持大的經銷商,通過他們的網絡帶動花卉的流通和進出口貿易。
調整三:建立防災長效機制
今年1月的雪災和6月的澇害,給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的花木生產帶來嚴重損失,而每年東部沿海地區的臺風和北方的降雪讓局部區域的花木生產受損的消息更是時有耳聞。對此,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并迅速落實成為業界一致的呼聲。
2006年年初,“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被正式列入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但兩年過去了,農業保險在花木產業中依然缺位。其中,保險費率是敏感點,市場化的保險費率一般花農承受不起,但若根據花農的接受程度設定基于政府補貼的費率,保險公司和政府的壓力又顯得過大。政策性農業險如何在花木種植戶中推廣開來還需系統研究。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集團董事長傅企平提交了一份關于《農業保險法》的議案,結合國外成功經驗和我國目前農業的現狀,建議全國人大盡快制定《農業保險法》,并建議農業保險服務要與商業性保險公司分離,建立以非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保險體系。同時,建議農業保險實行法定保險和自愿保險相結合,政府對于農保戶給予保險費率上的適當補貼,對于農業保險公司給予適當財稅政策支持,以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險。
在期待扶持政策的同時,花卉企業還應積極自救,如進行設施的改造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等,以防患于未然,盡可能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編輯:joj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