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園林局強健、周劍平:用鮮花扮靚北京奧運
【編者按】今天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35天。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磨礪之后,今天的北京和6座奧運協辦城市可以自信地向世界宣布:“we are ready!”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期盼北京這座城市將會給世人展現怎樣的風貌?我們現在就帶大家走近北京,去聽聽奧運在這座城市的腳步,去看看奧運對這座城市的影響。今天,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強健和城鎮綠化處處長周劍平兩位嘉賓做客新華網奧運系列訪談,請他們為我們揭開北京城市景觀的“面紗”……
7月4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強健和城鎮綠化處處長周劍平做客新華網“奧運系列訪談”。新華網 王翰林攝
主持人:北京城市綠化經過5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初步建立起城市綠地系統。這次為迎接奧運,北京的城市生態和景觀環境將會有怎么樣的呈現?
強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下,北京市的城市綠化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山區青山環保;郊區碧野田園;城市綠野覆蓋的良好態勢。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達到了13立方米,山區的林木覆蓋率達到了70.49%,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了51.6%。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包括空氣質量、空氣濕度、景觀面貌等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可以這么說,我們為奧運做好了準備!
7月4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強健做客新華網“奧運系列訪談”。新華網 王翰林攝
北京奧運城市景觀崇尚簡約自然,追求大氣莊重
主持人:北京奧運景觀的城市美化理念和風格是什么?
強健:北京市的城市綠化的理念是崇尚簡約自然,追求大氣莊重。特別是這次的奧運綠化更加突出了這一點。我們舉辦奧運盛會,經過多年的積累,北京市的城市綠化已經顯現了這種理念,在這方面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北京的總體規劃來看出:南北的軸線和東西的軸線加上幾個環路和幾條放射線,綠地的骨架已經很明顯了,我們以種植高大喬木為主形成副層的植物,配合古跡等形成了北京市這種大氣莊重的綠化風格。
主持人:那我們如何才能塑造北京“回歸自然、崇尚節約”的城市綠化風格呢?
強健:舉例說明一下吧。比如說南中軸和北中軸都是以種植高大的喬木形成一種樹陣式的種植,避免與大尺度的空間、大體量的建筑相重合。所以我們從規劃設計的角度出發,盡量營造以高大喬木為主,下面配以灌木和地被,形成復層植被,達到“重綠濃蔭”的效果。
主持人:北京的高樓很多,如何使園林綠地與建筑相結合?
強健:城市綠化自身要成一個生態景觀的系統。它應該緊密結合自身在城市當中的空間位置,充分考慮到與周邊的環境相結合,又要考慮自身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景觀和游憩的系統,綠化不要過度留下設計的痕跡,追求的是簡約自然的效果。
過去我們用大色塊用得比較多,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道路有很寬的綠化帶,本來是可以做多種的復層的植物種植品種,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過度追求特別大的草坪,追求用大色塊,人工的痕跡非常重,自然的感覺卻不很強了。
反過來想,城市綠化本質是什么呢?中國有一句話“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最初人類在種樹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生態功能,然后派生出綠化、景觀塑造功能。古代時候,人們外出很不方便,這樣的話就誕生了造園的需要,把自然山水濃縮到一個很好的空間來,這樣的話不用遠行就可以欣賞到山山水水。實際上城市綠化是從這么一個理念過來的,所以植樹綠化最本質的功能就是生態功能,其次是景觀,游人游覽的需要。我們抓住植樹綠化的本質功能就抓住了根本。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