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盆擺花木修枝剪葉,朱柏榮覺得生活也生機盎然了 陳東攝
他的職業很特別:通過為客戶擺盆景收取租金;他的養花路很崎嶇:前五年死掉價值近20萬元的花;他的綠化租擺生意就自己忙活,是老板又是伙計。
父繼子業:經營5年虧損近20萬
義蓬鎮燈塔村村民朱柏榮61歲了,和綠化盆景打了15年交道。
老朱的綠化租擺創意源自他的兒子朱海峰。后來,兒子覺得做綠化租擺生意太辛苦,轉手讓老爸打理。老朱笑稱:“人家是子承父業,我是父繼子業。”
綠化租擺沒有一定的養花經驗不行。起初,由于缺乏養花經驗,該多澆水的花少澆水,不該澆水的澆多了水,老朱的養花路走得異常艱難。據老朱粗略估計,前5年經營虧損近20萬元。
好事多磨:細細領悟種花之道
但也正是這20萬元,讓老朱愛上了養花:100種花,就有100種的養花方法,一句話,有意思。比如,剛瓢下去的瓜葉菊對溫度要求比較高,一般在25℃到27℃間最適宜。但瓜葉菊開始瓢的時間一般在7月25日左右,正是全年最熱的時候。在大棚內開空調不現實,同時成本也高。老朱就想到了清涼的井水,用噴霧器在花卉大棚上自動噴灑,進行降溫。溫度降下來了,瓜葉菊茁壯成長。為了這個絕妙的主意,老朱很自得。
如今,老朱種植的花卉共有7個大棚,近3畝地,什么富貴樹、發財樹、巴西鐵之類的都有,老朱對它們的名稱、習性、數量了如指掌。同時,老朱的經營渠道也慢慢打開了,負責為義蓬及周邊鄉鎮共20多個企事業單位擺放花卉。盡心打理:一天工作不下12小時
老朱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早上5點半起床給大棚里的花卉植物澆水、施肥,然后要跑到各個聯系單位去檢查花卉的生長情況,看看是否有需要澆水、施肥的。老朱說,擺花這生意就是得盡心、勤快。如果一段時間忘記去檢查了,很多花就會死亡,就得換新的一盆,那成本就上去了。因此,他一天的工作時間一般都不少于12個小時,忙時甚至超過15個小時。
今年年初的一場大雪,導致廣東、海南等地區的花卉大量冰凍死亡,供應量急劇下降;隨著奧運會的臨近,花卉需求量又急劇增加。這一升一降使得市場上花卉的價格陡然上升。但老朱卻說,和單位年初就簽好了合同,我們盆擺的租金不能隨意漲價,為的是信譽。
在老朱看來,把花養出個模樣來,然后讓別人欣賞這一道道美麗的景色,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