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技術獲得成功
2008-07-28 19:53:26 作者:周志堅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次數:
經過多年努力,溫州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有了長足進展,原本露裸的大地重新披上綠色盛裝。日前,該項技術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溫州的礦山廢棄地比較多,這些礦山廢棄地不但影響美觀,也直接影響到生態建設。更重要的是,它會讓水土流失,埋下地質災害安全隱患。但是,要修復這些廢棄地不容易,除了面積廣外,這些廢棄地里沒有土壤,特別像溫州礬礦的廢棄地更加困難。因為,礬礦屬于化學礦山,廢棄地里基本上是明礬石。
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以礬礦廢棄地為重點修復地點,根據礬礦廢棄地的土壤特點,進行了植物選擇、種群配置和栽植方法等試驗研究,篩選出美麗胡枝子等苗木進行科學培植,研究出一套實用性非常強的礬礦廢棄地生態修復技術與模式,并建立了生態修復示范基地。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修復效果,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值得推廣和應用。
據有關專家介紹,國外的礦山都基本采取同步恢復植被。露采式的礦山一邊采礦一邊恢復植被,做到采礦和保護生態兩不誤,亞作所這項技術也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有需要恢復植被的單位和個人,可與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聯系,早日修復礦山廢棄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的發生。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