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建筑環保,讓“水泥森林”綠起來
綠色建筑是指環境好又可持續的建筑,自身適應生態而又不破壞生態的建筑。它遵循3項原則:
(1)資源經濟原則。建筑中應減少和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如生產、運輸低能耗,采用人和小型車輛可運輸的建筑材料,進行中水利用;建筑中應有低速洗浴噴頭、高壓沖廁水箱等環保設施;注意短壽命易耗品的再利用;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將建筑屋頂和外表雨水收集利用等;
(2)全壽命設計原則。在建筑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減少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3)人道設計原則。人的一生有70%的時間在室內,應考慮人的生活質量和自然環境。
一元節能燈,實現三方共贏
6月在北京部分城區開展節能燈低價發售的活動,每只節能燈不超過1元,公司派專人送貨安裝。這樣的好消息使小區居民爭先恐后,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了節能燈的購買熱潮。
此次節能燈推廣破除了“價格障礙”,政府進行間接補貼,從而實現了三方共贏。既使節能燈的售價完全在普通居民的承受范圍之內,又保證了財政補貼真正用于節能產品,還讓中標企業在獲取補貼的同時,開拓了市場,也給更多從事節能產品生產的企業發出了積極的信號。
“未來人居”:環保節能,讓人幸福
未來人居,應該是環保的,節能的,人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在國外節能環保的房子的造價比普通房子高15%?20%,但在國外很多人愿意花這個錢去購買節能環保概念的房子。因為從長遠來看還是劃算,一次投資可能會比較大,但是分攤到幾十年的水、電消耗,最終還是節省了。就未來人居來說,這是一種方向,盡管現在會花更多一點錢。
中國整個城市面貌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由政府主導,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到現在,整個城市主導很多都是開發商來主導的,優秀的發展商應當考慮不同人的需求的同時重視設計、施工等環節在良好環境的營造、保護等問題,提供更優秀的居住環境給大家。
綠色科技住宅的九大標準
一、能源系統方面:開展用煤氣節能,要求北方地區節能達到50%,南方地區則采取逐漸過渡的政策。
二、水環境系統方面:供水設施宜采用節水、節能型系統。
三、氣環境系統方面:要求室外空氣質量,室內自然通風,以及衛生間的換氣及對廚房空氣質量的要求等。
四、聲環境系統方面:提出了室內噪音標準和作為室外建筑物之間隔音的降噪和周邊環境的標準要求。
五、光環境系統方面:要求日照間距,室內盡量采用自然光,防止光污染,使用節能燈具。
六、熱環境系統方面:包括對維護結構的熱性能的保溫隔熱提出要求,室內熱環境滿足舒適要求,國家要采用不破壞大氣環境的裝置。
七、綠化系統方面:第一,是生態環境功能,即小區綠地能否提供光合作用的清新空氣、調節空氣溫濕度、保持土壤的作用。第二,休閑活動功能,提供具備衛生簡潔、實用優美、設施齊全的戶外活動交往場所。第三,景觀文化功能,通過園林空間、植物配置、小品雕塑來提供視覺景觀和文化品位。
八、廢棄物管理與處置系統方面:垃圾收集要求袋裝、分類、無害。
九、綠色建材系統方面:采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無毒,無害,無污染健康材料。
“綠色設計”要立法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很多建筑都存在高能源消耗和高廢物產出的問題,它們被列入“污染者”名單。為此,印尼政府正在為未來和現有的建筑物起草“綠色法規”,進一步推進更節能的建筑物的建設,并將這些設計稱為“綠色設計”,建筑物則稱為“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將采用透明的屋頂,利用陽光進行內部照明。自然風將通過建筑物的風道進入,為建筑物內部提供空氣流通和冷卻作用。一幢建筑物如果產生低水平的廢物和二氧化碳,它將被鑒定為對環境友好的建筑。
新的法規將適用于現有的建筑物和未來的建筑物。現有的建筑物必須進行某些整改。“綠色設計”還將運用于公共建筑物和解決城市綠地的問題。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