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標工作是整個招標過程的重要一環,在一定意義上說,它關系著招標的成功與否。在評標過程中,組織者、評委、監督人應嚴格依據法律規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誠信”的原則,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發揮各自作用,共同推動評標工作順利進行,為項目采購成功奠定基礎。
組織者協調者角色
開標、評標組織者一般由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人員擔任。在評標過程中,組織者的作用絕不可小視。評標工作能否按照程序規范進行,對組織者而言是一個考驗。這就要求組織者必須嚴格按照評審程序,認真主持評審會議,協調現場各方責任,確保評標的順利進行。同時要求組織者做好表率,遵守會場紀律,如不擅自離開評審會場、不發表有傾向性的語言等干擾評委工作。
組織者必須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絕不能認為評標只是評委的事,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組織者應能切實履行職責,做好協調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評標環境。
評委裁判員角色
評委由行政評委(即采購人代表)和專家評委(即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從某種意義上說,專家評委在評標過程中應起主要作用。為了確保采購的質量,當行政評委和專家評委意見不一時,應更多地參考專家評委的意見。
評委在評標過程中,須嚴格遵守評標紀律,嚴禁私下接觸參與項目競爭的供應商;嚴禁泄露有關評標信息,嚴禁相互商討,互相影響;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方法和評標標準,做到客觀、公正地獨立評標。
評標結束后,評委要參與評標報告的起草工作。由于評標報告作為政府采購檔案,至少要保存15年,因此評標報告一定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評標報告的重點應包括評標情況及說明、評標結果和中標候選供應商及評委會提出的授標建議等。寫好評標報告,既是對采購人負責,也是對供應商負責,同時又是對評委自身負責。
監督人旁觀者角色
《政府采購法》第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負責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的部門,依法履行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管理職責。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與政府采購活動有關的監督管理職責。”目前,不少地方的相關部門都依法加強了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力度,尤其是加強了對項目開標評標階段的監督。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不但積極參與監督,而且在較大的開標評標活動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被作為特邀監察員參與監督,公證處現場公證。
常言道:旁觀者清。監督人員作為“旁觀者”,在評標過程中,應嚴格履行職責,監督有關人員是否嚴格遵守評標紀律,是否有違規操作的行為。如果發現有關人員在評標期間,發表傾向性語言、違規操作,或者有其他違反紀律的情況,監督人員應及時予以制止,情節嚴重要追究責任。公證人員主要對開標、評標活動的真實、合法、有效性進行監督,監督整個活動是否符合《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公證暫行條例》及《公證程序規則》的規定,是否符合《招標文件》及評標辦法的規定等。
監督人員既要監督別人,同時也要監督自己。首先要要求自身遵守評標紀律,不“越位”、不干擾評標工作,切實履行好監督職責。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組織者、評委、監督人只有角色之分,沒有主角、配角之別。在評標過程中他們雖然角色不同、職能不同,但作用都很重要。任何一方如果沒有充分行使自己的職能,都有可能影響評標的公正性,進而影響整個招標活動的公正性,導致采購的失敗。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