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昨日正式授予沈陽“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10月28日上午,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在北京舉行授牌儀式,正式授予沈陽、石家莊等34座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的榮譽稱號。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趕赴北京,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當日,沈陽市城建局局長于沈光向記者透露,明年將是沈陽綠化的提升年。沈陽市計劃明年沿渾河沈陽城市段打造一處全新的生態景觀綠化帶。明年,沈陽市將沿河岸建設一處38公里長的生態水景灘地,同時建設休閑、健身場所,方便市民沿岸欣賞水景。最終,渾河沈陽城市段將實現全面通航。
于沈光表示,沈陽市接下來的目標是創建國家生態市。沈陽市還將在以往單純建綠地的基礎上,把綠地的功能進一步延伸,讓城市中的廣場和綠地兼具防震、抗災功能。
沈陽市城建局局長于沈光披露“創園”秘密
“節約型”綠化受最大肯定
“國家園林城市”,是國家對一個城市在園林綠化建設方面給予的最高褒獎。而沈陽市則利用5年多的時間,實現了從缺水少綠的北方重工業之城到鳥語花香的園林城市的完美轉變。
沈陽“創園”難度巨大
沈陽市城建局局長于沈光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國家森林城”一樣,是一塊沉甸甸的牌子。而且,沈陽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與其他城市、特別是南方沿海城市相比,難度更大。
眾所周知,沈陽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基礎特別是園林綠化欠賬較多,城市不見綠樹只見煙囪。從2002年-2005年的4年間,沈陽市通過大規模的城市綠化,使城市的綠量達到從努爾哈赤建城到2001年376年間總和的2.5倍。2006年、2007年,沈陽市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完善和提高,使城市園林綠化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資67.2億元,新植各種樹木2477萬株,新增綠地77.08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率由2001年的21.8%增加到38.3%、綠化覆蓋率由25.1%增加到40.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5.2平方米增加到12.8平方米。
衛星遙感鎖定綠化
記者了解到,成為“國家園林城市”需要過五關斬六將、軟硬件都達標。“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為百分制,它對一個城市的水環境、空氣環境、人居環境、生態建設都有相應的指標要求。沈陽市先是在2003年5月被建設部評為園林綠化先進集體。2004年9月,被省建設廳命名省級園林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有一個極為苛刻的條件是需要衛星遙感測試綠化量。通過遙感測試,看一個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指標是否達標。2005年8-9月,通過衛星遙感測試,沈陽市的這三項指標分別達到35.83%、39.07%和8.27平方米,都遠遠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也就是說,早在3年前,沈陽市即已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只不過,國家園林城市要求一個城市必須在成為省級園林城市2年后,才能成為國家園林城市。這使沈陽市“創園”的步伐不得不多邁了2年。
更為苛刻的是,沈陽市通過了衛星遙感測試還不行。因為遙感測試很難分清地面上的農田莊稼和綠地,個別點位測試不清楚。因此,建設部特意派了測繪工程師,來沈陽現場測試。
“節約型”綠化受肯定
可以說,“創園”成功需要一個城市連續多年、實打實地工作才行,不能單憑做表面文章就能輕易過關。因此,相關人士表示:能夠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的殊榮,是國家對這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最大肯定。
于沈光表示,沈陽市的園林綠化與其他城市相比顯得尤為難能可貴。這是因為,有的城市在園林綠化中大多選擇移植比較高大的樹種,講求“大樹進城”。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把一棵大樹移進城往往需要上萬元的費用。
而沈陽市因地制宜,在園林綠化中大多選擇鄉土樹種,講求節水、節地、節財的“節約型”綠化,這一點獲得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高度肯定。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