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可持續性發展
趙利強:桐鄉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局長;梁秋清、沈國萍:桐鄉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職員
摘要: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促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應樹立的理念入手,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提出了促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可持續性發展;園林綠化;規劃建設與管理
桐鄉市位于浙江省北部、長江三角洲的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238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12.3毫米,年平均氣溫15.8℃。又受海洋、地形、水系等自然因素影響,基本構成了春夏季"雨熱同步",秋冬季"光溫互補"的氣候特點。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戰略的基本要求,建設節約型園林,已經成為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
桐鄉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予以大力支持與投入。經過多年的艱苦拼搏,2006年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殊榮。市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為桐鄉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了濃郁的綠色環境。在園林綠化工作實踐中,桐鄉市努力探索適合本市園林建設特點的節約型發展之路,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發展成果。
一、規劃建設中的可持續發展
(1)、綠化規劃所遵循的原則:
1、注重景觀生態設計
生態景觀設計在現代城市綠地設計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強調地方性、保護與節約地方資源、讓自然做功、顯露自然等生態景觀設計手法的綜合應用,景觀設計師不單設計景觀的形式和功能,他們還可以給自然現象加上著重號,突顯其特征以引導人們的視野和運動,嚴格控制雕塑設置和園林小品建設,讓每一景觀元素和空間關系都有其獨特的生態意義,用最小的土地來實現多種生態服務功能。
2、充分挖掘綠地資源的生態效益
一是要實現所有可綠化用地的充分綠化。城市土地資源十分寶貴,要堅持規劃建綠,見縫插綠,對于一切可綠化用地充分進行綠化,這是對土地資源的最大節約。二是要以種樹為主,科學配置植物種類,以綠為主,喬木為主,植物造景,生態優先,改變園林綠化建設中一些工程過度人工化的傾向。三是在綠地規劃設計中,在合理的原則下,盡量縮小純草坪性的開敞空間,加大林下活動空間的比例,盡最大可能增加綠地的綠化量。四是對現有草坪過大的綠地合理補植喬灌木。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優先使用鄉土植物,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推廣自然植物群落的做法。根據鄉土植物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相對于其他植物材料種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養護成本低,也有利于營造城市自然和諧的風貌的特點,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堅持使用鄉土植物材料。同時,做好鄉土植物品種選優工作,積極引進適合當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節水耐旱型的新優植物材料,豐富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景觀效果。
探索利用野生植被建設園林綠地。野生植被是最符合生態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合理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養護管理成本,節約水資源。如在桐鄉市的一些生態農莊中,充分利用野生植被,在河中種植蘆葦等植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園林綠化部門要積極探索利用野生植被營造生態型的、具有郊野氣息的綠化景觀,要研究針對野生植被的管理維護標準、辦法和機制。
(2)、《桐鄉市綠地系統規劃》和《桐鄉市生物多樣性規劃》的簡要介紹:
兩條城市景觀軸線:自然景觀軸線、人文景觀軸線。自然景觀軸線由康涇塘、北港河、丁家橋港及其兩側綠帶,道路和緊鄰建筑組成,并結合運河兩岸的防護林、防護綠地形成富有動感特色的濱河景觀自然軸線。人文景觀軸線由慶豐路、振興路、原320國道市區段組成,結合數個景觀節點一起形成城區富有特色的景觀。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桐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4年6月桐鄉市高起點、高標準的修編了《桐鄉市綠地系統規劃》和《桐鄉市生物多樣性規劃》。新世紀公園、市政廣場、菊花廣場、科技會展中心、時代廣場等一系列工程的建設,使桐鄉的城市品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城市的整體框架已逐步成型,城市性質確定為滬杭城市連綿區重要工貿經濟強市和以江南水鄉為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
"六大生態綠化廊帶"即運河風情帶、北港河生活休閑綠帶、康涇塘文化游憩綠帶、丁家橋港水鄉風情綠帶、新板橋港生態綠帶、環城生態綠帶。
2015年綠化規劃指標: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地率≥36%;綠化覆蓋率≥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5平方米。
二、綠化管理中的可持續發展
(1)、桐鄉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前的管理現狀
1、多方建設并進與多方管理。桐鄉的城市綠化建設與管理在市區養護"一把剪刀"以前,存在多家建設與多家管理的局面。市區有眾多管理行政區域和指揮部。
2、多方建設與多方管理的利弊。這樣做的好處是加快了城市綠化建設的速度與進程,但壞處同樣也很明顯,各個管理區塊人員素質與領導重視程度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建設與管理的進一步低效率與管理標準的不統一,以及資金落實的來源不同,這樣勢必影響城市綠化的效果。具體的種植弊端表現在:①種植比例不合理,非林下草坪過多;②彩葉植物和觀花、觀果類植物應用較少,缺少季相變化;③不適應當地的外來樹種偏多,沒有因地適宜,本土綠化品種應用較少。
(2)、桐鄉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后的管理現狀
1、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春風下,市委、市領導高度重視,"一把剪刀"工作快速推進,從2006年8月起,眾多指揮部所管轄的綠地范圍,在市委的統一協調下,逐步收歸新成立的桐鄉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統一管理。管理范圍擴大到所有建成區的22多平方公里,管理面積從過去的區區10多公頃增加到現在的80多公頃,投入的財政直接撥款資金由過去的每年40多萬,增加到現在的將近400多萬。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從管轄范圍、規模數量、資金總量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質的改變。
(3)、建設長效的管理機制
桐鄉市區"一把剪刀"以后,綠化效果有了長足進展,今后主要是要建立一種長效的管理機制。
1、園林綠化規劃與工程建設方面。A、嚴格實施《桐鄉市綠地系統規劃》和《桐鄉市生物多樣性規劃》;B、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理與施工過程備案體系;C、精細與粗化相結合,創建一批精品工程;D、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項目的論證、設計方案要進行論證。
2、養護管理方面。A、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共綠地接管養護體系;B、建立一套養護招標體系,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C、建立一套養護管理隊伍的培訓機制,提高養護管理人員的素質。
3、在管理體制機制方面。現在的管理體制是二級局,爭取在管理體制與機制方面有所創新,有所動作。
結束語。桐鄉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是桐鄉整個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認真、腳踏實地的做好園林綠化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工作,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走節約型園林綠化道路的重要保證。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