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政園林改革開放30年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廈門就成為了福建省內最早建設現代化自來水設施的城市。但是由于廈門是個海島城市,島上的淡水資源十分緊缺,供水設施建設滯后。不少老廈門人至今都還記得以前大半夜里街頭巷尾一家老小排隊接自來水的景象。而如今,廈門的老百姓只要擰開家里的水龍頭,隨時都能接到質量有保證的自來水。在這30年里,廈門的燃氣建設更是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廈門成為了全國最早結束燒煤的城市。
林士堅老人今年已經將近80歲了,1985年林老退休后他選擇了回到老家廈門養老。作為一個老廈門,林老可是說是廈門水務、燃氣事業發展的見證人。
林老說,在沒退休前,自己每4年就會從部隊回家探親一次,每次回家時半夜兩三點他就要和家人一起到小巷口的水龍頭前排隊接水,比部隊出操還要早。退休回家后,他們家通上了自來水,這樣一來一家老小再也不用半夜三更出門接水了。
退休干部 林士堅:85年回來了以后,有水還好,但是水很小,也經常斷水,水的質量的話下雨天有點黃。因為就在蓮坂這個地方,都是露天水池。
這種供水斷斷續續的情況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高殿水廠的兩次擴建,廈門水廠的日制水能力從6萬噸擴大到了60萬噸。從最初的半夜出門排隊接水,到家中時常斷水,再到隨時盡情享用保質保量的自來水,廈門市區的供水在數量和質量上經歷了“三級跳”。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廈門的老百姓不僅用上了放心水,而且也用上了高效環保的燃氣。
退休干部 林士堅:剛退休家里的話就燒柴火,有個大大的老虎灶燒柴火,當時的話我們就怕沒有地方買柴火,正好家里搞裝修,有木花、有紙皮,燒完了我又發愁到哪里去搞柴火。發了煤票了。
林老說那時由于煤磚的數量有限,因此自己一拿到票后,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到湖濱南的領煤磚的點取貨。但是領票取煤磚的日子沒多久就結束了,因為廈門陸陸續續建立起了液化石油氣儲存基地和儲灌站,瓶裝液化石油氣進入了不少廈門島內的家庭,林老家也開始用上了瓶裝液化氣。1990年,廈門石湖山煤制氣廠和配套中低壓管道建成了,林老家使用了3年瓶裝液化氣后,順利通上了管道煤氣,從此他再也不用為換煤氣瓶發愁了。現在林老只要擰開閥門就能通上燃氣,隨時都能炒菜做飯,如果遇到燃氣使用問題,打個一個電話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就會上門檢查維修,真是方便又安全。
現在不僅是在城市,在農村的很多家庭也象林老家一樣用上了煤氣,通上了自來水。
近年來,廈門的城市自來水管網建設迅速向農村拓展。截至去年底,全市農村總進村入戶率從原來的不到50%,提高到91.6%,率先在全國實現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燃氣方面,目前全市城鄉共鋪設了約1100公里的燃氣管道,7家燃氣供應企業的122個供應站點分布在全市各個區域,為50多萬戶的瓶裝液化石油氣和管道燃氣用戶服務著。
廈門華潤燃氣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天偉:今后隨著天然氣的進來的話 島內島外都必須使用天然氣 因為天然氣這種能源比較清潔 比較高效 也比較安全 /島外估計在明年一季度 島內的話還一條過海管道 過海管道現在也準備在施工 在做前期工作
形容廈門有一幅對聯,叫“廈庇天下客,門泊萬頃濤”。美麗的廈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同時,她還有著一連串的榮譽: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整潔、衛生的城市與優美的自然環境一起,成為了魅力鷺島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重要元素。
在南湖公園的??湖畔,廈門一中退休老教師正在聚會。吳老師說以前自己的很多學生都住在??湖附近,家訪時都要經過??湖。那時的??湖可并不像現在這么美麗。
退休教師 吳老師:一經過那邊我都要捂著鼻子走的,真的是很臭,臭氣沖天。
編輯:royal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