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立交橋綠化拒絕雷同各有招
五區園林單位負責人談規劃設計
近日,長沙晚報以《種上綠色植物立交橋更養眼》為題報道了長沙立交橋綠化成為城市綠化的軟肋,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深入內五區,約請各區園林單位負責人,了解到各區正在結合區情,就本區內立交橋綠化進行規劃設計。
芙蓉區 使用四季換色的爬山虎
相關立交橋:東二環楊家山立交橋、東二環瀏陽河立交橋、瀏正橋高架橋。此外,該區還計劃在解放路與曙光路做擋土墻垂直綠化。
嘉賓:歐轉(芙蓉區園林局副局長)
觀點:立交橋綠化是提高綠化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立交橋綠化中,該區將推廣并使用兩個新的植物品種:粉葉爬山虎與胡枝子。其中,粉葉爬山虎具有常綠時間長、落葉等特點。它的葉子在春季為粉色嫩葉,在夏季為綠色,在秋季為紅色,在冬天落葉,季相變化十分明顯。胡枝子具有很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適合在立交橋上生長。她說,為了突出芙蓉區立交橋綠化特色,該區將盡量使用凌霄、紫藤等開花的攀援類植物。
天心區 綠化節水都不怠慢
相關立交橋:城南路與建湘路交界處的城南路立交橋、南二環芙蓉路立交橋、木蓮沖路與芙蓉路交界處的建工集團高架橋、繞城高速高架橋等。
嘉賓:吳宇(天心區園林局副局長)
觀點:立交橋綠化重點是解決綠化植物澆灌問題,一定要尋找到相對穩定的水源,安裝專業設備,對立交橋綠化植物進行滴灌,一方面是能夠穩定澆灌,另一方面可以節約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可以考慮在喬木和花灌木林下栽植大花萱草等多年生宿根花卉,代替管理精細化的草坪,減少水耗。立交橋綠化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首先不要栽得太密太多,盡量使栽下的植物成活,到枝繁葉茂時,立交橋綠化效果也就出來了。
岳麓區 橋下做成精致公共綠地
相關立交橋:銀北立交橋(岳麓大道與銀杉路交界處)、岳麓大道二環線立交橋、猴子石大橋西橋頭立交橋。
嘉賓:戴鐵華(岳麓區園林局副局長)
觀點:岳麓區是長沙內五區中生態條件最好的。因此,在立交橋綠化中,要盡量體現生態的特點。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耐陰植物。在橋面綠化中,選擇垂護類植物,如迎春等。在橋墩綠化中,可以選擇攀援類植物,如爬山虎、常青藤等。在橋底綠化中,可以選擇耐陰模紋植物,如八角金盤、杜鵑、麥冬等。同時我們將邀請專家對規劃進行論證,爭取將立交橋的空地做成精致的公共綠地,體現特色和品牌。
開福區 亮化助力日夜各有味
相關立交橋:四方坪立交橋、波隆立交橋、小吳門高架橋。
嘉賓:婁雪華(開福區園林中心副主任)
觀點:立交橋綠化要與亮化結合起來,使立交橋白天晚上一樣的漂亮。就長沙而言,立交橋綠化植物品種選擇有限,可以將綠化與亮化結合起來,在燈光設計、造型等方面做出特色。因高架橋下的植物缺少陽光、雨露的滋潤,又長期處于壓抑的環境下,直接受廢氣的侵害,因此容易發生枯死、萎蔫的現象。建議最好到野外尋找一些生命力很強、目前還沒有用于長沙城市綠化的藤本植物,如清風藤,作為立交橋的綠化品種。
雨花區 專業隊伍專業養護
相關立交橋:東二環線高橋立交橋、東二環線樹木嶺立交橋、南二環線韶山路立交橋及城南路與梓園路交界處的城南路高架橋、東塘高架橋等。
嘉賓:秦竹林(雨花區園林局長)
觀點:立交橋綠化的養護管理難度非常大,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如果養護不當,極有可能出現綠化植物大量枯死,植物竄枝長,苗木缺株嚴重,黃土裸露面積大等問題。因此,要選用專業的人員進行護理,采用先進的噴灌技術、加強施肥等措施。同時要著力提高市民的愛綠護綠意識。在立交橋綠化設計時,需要選擇抗逆性好、生命力強、耐干旱的植物。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