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雕塑就是城市形象
雕塑家吳信坤現場塑像
“城市?人文?雕塑”現場泥塑報告會舉行,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三者之間的關系
吳信坤簡介
吳信坤,著名華裔雕塑家,1951年生,廣東佛山人,祖籍順德杏壇光華。
1981年研究生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著名雕塑大師潘鶴。畢業后七年,在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執教,并任廣東省青年雕塑家協會會長。1988年底受國際雕塑協會邀請赴美并學習了青銅現代表面著色技術。考慮到此項技術在國內罕有,2007年吳信坤將此技術帶回祖國,并且申請專利。此次回國,吳信坤打算無償將技術傳授給國內企業。
吳信坤擅長美國歷史偉人、現代名人以及紀念碑、紀念像的創作,作品進入許多大型國家級博物館、體育館和名人館及畫廊。如,美國密蘇里州聯邦法院門前的“美國立法200周年紀念碑”、大型青銅歷史紀念碑“西部大移民”、美國家喻戶曉的西部探險傳奇人物馬里維特?路易斯塑像。其中的路易斯塑像獲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邀請到白宮展覽,該作品現已被美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本次展出的78件著色青銅器雕塑,均為吳信坤近年創作,以仕女、體育、紀念人物為主題。展品在形態上的真實描寫甚至是超寫實主義的表現,但又與裝飾性甚至是抽象的形體結合在一起,既古典又當代,個性風格鮮明又不失景觀環境的適應力。
從今日起到19日,原籍順德杏壇、美國著名雕塑家吳信坤雕塑展于大良德懿藝術館舉行。展出的78件著色青銅器雕塑作品以仕女、體育、紀念人物為主題,形態上用真實描寫甚至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表現,展示“新時代寫實主義”的雕塑風格。
雕塑對城市的形象起什么作用?如何從雕塑中體現一個城市的理念和人文精神?順德需要什么樣的雕塑?就在昨日下午,以“城市?人文?雕塑”為主題的現場泥塑報告會在大良實驗中學舉行。雕塑藝術家吳信坤,中國美協理事、著名壁畫家陳人玨以及順德的文化界人士和實驗中學的師生共同探討城市、人文、雕塑三者之間的關系。
雕塑是城市的形象
雕塑是城市文化的凝聚和彰顯。中國美協理事、著名壁畫家陳人玨認為,城市需要雕塑,好的雕塑就是城市的形象。他具體談到,雕塑對于城市來說是重要的人文景觀。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了,文化如何體現?藝術是溝通物質和精神的橋梁。藝術品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的審美情感是最高尚的,藝術品能夠滿足情感的需要。而雕塑要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順德區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張新杰也同意陳人玨的觀點。他說,雕塑是生活的一部分,體現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的人文差別在于人的審美眼光的差別。“城市要有味道,要人們安居樂業,感受到幸福感,就需要有良好的人文氛圍。生活中有許多美的東西,向社會、向市民推介美,讓外面的人認識順德,讓本地人認同自己的文化,雕塑是一個好的展示手段和載體”。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