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品種登錄09年會召開(圖)
業界專家共話我國國際品種登錄工作
--中國園藝學會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登錄工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召開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9年3月8日,中國園藝學會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登錄工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在北京林業大學。會議主要總結了2008年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登錄的工作進展,交流和研究2009年工作計劃;討論如何爭取到更多的國際品種登錄權威(ICRA)。

中國園藝學會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登錄工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現場
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中國園藝學會栽培植物命名與國際登錄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張啟翔教授主持了此次會議。我國僅有的兩位園藝栽培植物國際登錄權威??國際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陳俊愉院士和國際木樨屬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來自南京林業大學的向其柏教授出席會議指導品種登陸工作。中國菊花研究會高工張樹林、廣東農科院果樹所所長易干軍、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曹福亮、華中農業大學園林系系主任陳龍清、河北農業大學科技管理處處長劉孟軍等人分別匯報了菊花、荔枝、銀杏、臘梅和棗樹的品種國際登錄準備工作。
參會代表反映我國現存大量品種名使用不規范的現象,同一品種往往在引種到不同地方后出現了不同的名字,這些現象將制約我國品種規范化與國際接軌。我國在很多植物的品種選育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成績,但是由于對外宣傳不夠國際上鮮有人知,陳俊愉院士建議業界人士注重宣傳,那些經常在國內舉辦的花卉展也可以到外國去辦,讓國外友人也了解了解。
會上,大家為我國品種登錄工作建言獻策,討論熱烈。
相關內容:
國際植物品種登錄權威可以說是植物界的最高榮譽,相當于植物界的諾貝爾獎。中國自建國以后至今的50多年中,居然只拿下了兩個登錄權,即梅花和木犀屬,其他的諸如蘭花、牡丹、芍藥等等中國土生土長的花卉,登錄權卻都在國外,也就是說即使中國科學家在中國發現了一個蘭花的品種,卻要由外國的專家來審定、來命名、來分類,在科學研究上極為被動。這種情況,一如上個世紀很多外國科學家到中國后,從中國引種了很多植物,帶回國后經過培養又賣往中國,反過來制約中國。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