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園博會設計作品展系列:菏澤園
4. 文化定位
菏澤市牡丹栽培歷史悠久,明代已負盛名。蒲松齡在其《聊齋志異》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齊魯"之說,并寫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話故事,后又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稱。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富有歷史傳統的曹州牡丹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牡丹已成為菏澤人的驕傲,并為菏澤的經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菏澤地區還是武術之鄉、戲曲之鄉和書畫之鄉。
5. 設計思想
應業主要求,本園設計要體現菏澤"一城三鄉"的文化歷史特色。因周邊坐落著山東省其他地區的景園,因此如何讓菏澤園從中給人留下深刻地印象便是此次設計的最大難度。
同時,景園與園區道路緊鄰,景園要將道路景觀納入到統一考慮的空間中,如何解決好包容、協調是一個挑戰,而景園呈獻給路人的可觀性和可達性也是讓從眾多景園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
在空間結構布局中,重視空間的秩序感,相互交叉的景觀視線解決各個景點間"看與被看"的關系,構成完整、統一的景觀序列,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空間上開合有度,曲徑通幽;在細部空間主力上又精致入微,親切宜人,處處入畫,歷目成景。
6. 設計主題

菏澤以牡丹著稱,菏澤園則牢牢地把握住這一特點,景園以牡丹為脈絡,串聯起各個景點和"三鄉"文化。由于第七屆園博會開展時間是2009年9月26日并不是牡丹的最佳觀花時間。因此以多種形式展示牡丹,傳達牡丹文化,使游人無論何時來到景園都能俯仰皆是牡丹,讓牡丹--菏澤這一特色得以體現,是設計的最大成功。
園博園的開幕的時間在仲秋,牡丹的開花季節在暮春時節,兩者間本來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通過現代催花的技術能讓原本在4、5月間盛開的牡丹在百花凋零的9、10月間。在蕭瑟的秋風中仍然有大片的牡丹傲然吐蕊,這本身就是菏澤園的一大亮點。正印了唐代詩人皮日休對牡丹的描述"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本園以"萬斛春"為設計主題。引自元代著名詞人李孝光有描繪牡丹詩句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運用自然式的布局,展現菏澤"一城三鄉"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通過對場地的深入研究和對菏澤當地歷史文化的挖掘,綜合各種景觀質素,繼承傳統園林特有的造園手法,提煉菏澤地區當地風光景色,展現民間歷史文化,小中見大,簡潔明快,寓意綿長地展示文化和景觀。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