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委書記楊軍談青日一體:打造青島前花園
■談發展 日照打造青島“前花園”
談起青島和日照的關系,曾任青島市委宣傳部部長的楊軍告訴記者,兩個城市現在正在打造“同城時代”。“我們既有和青島相同的資源,也有和青島不同的資源,所以說,我們要打造青島的‘前花園’。”楊軍向記者解釋說,之所以說是“前花園”,是因為“后花園”可以去也可以不去,而“前花園”就是必經之地,你一定要經過這個地方。另外,從百姓生活的角度來看,兩市也有合作的優勢和背景。
比如,日照現在要打造“陽光海岸”,建設完全自然化、生態化的度假環境。現在青島城市化水平比較高,沿海岸線的開發比較充分,而日照還是一片比較原生態的地域,在城市規劃中,日照也注重了原生態,主要是要恢復生態陽光海岸。此外,日照的五蓮山等景區也深受青島市民歡迎,每到雙休日、黃金周等節假日,很多青島市民都喜歡到日照旅游。“日照還有著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漁業水產品資源,青島市民到日照還能感受到漁家樂的地域特色。”楊軍說,吃漁家飯、做漁家活、住漁家屋,這些旅游項目很受歡迎,能滿足大眾化的旅游度假需求。
■發邀請 歡迎青島人到日照創業
“青島和日照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和交流。”楊軍說,日照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的家鄉,有丁肇中先生的祖居,還有被稱為亞洲最早的城市??兩城遺址,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也吸引了青島市民到日照旅游觀光和考察。
“日照現在是一個新興城市,有很多創業機會,歡迎青島市民到日照來創業,發展新興產業,包括臨港工業、服務業等。”說到這里,楊軍告訴記者,青島市民在創業方面的觀念比較超前,能力也比較強。記者還了解到,兩市合作已全面展開,青島開發區至日照鐵路項目將力爭在今年開工建設;青島至日照的城際鐵路項目正在加緊籌備;以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和青島海灣大橋開通為契機,日照將加快沿海公路建設,實現與青島濱海大道對接;雙方還將就青島擴大內需的5300億元投資和日照擴大內需的1178億元投資進行對接,以使投資獲得更佳的效應。
■論巧合 把兩市接軌作為議題
“現在很多青島市民也非常關注日照的發展,這也是‘同城時代’的體現。”。現在,日照到青島市區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程,海底隧道開通后能縮短半小時,這就形成“一小時經濟圈”了。“另外,我在這次兩會上還提出,盡快規劃建設青島和上海間的高速鐵路,青島和上海的互動也能帶動日照的發展。該鐵路全長約693公里,列車全程運行也就兩個半小時。”楊軍說。
話鋒一轉,楊軍向記者介紹了這次全國兩會上的一個巧合:“山東團分組討論時,日照是在第二組,而青島也在同一組。我們在會議發言時,我特別把和青島接軌的問題作為一個議題,大家一談都覺得很親切。就兩市合作問題,我和夏耕市長在會內會外進行了積極的探討。”楊軍笑著說。
■說媒體 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傳媒
青島和日照“一體化”發展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對此,楊軍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看過你們的報道,在推進兩個城市‘一體化’發展中,媒體的作用太大了。”楊軍說,他認為青島作為山東對外開放的龍頭,又是半島城市群的核心,現在又是以青島為核心的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地,而日照也要緊緊依托這個核心、龍頭和中心,兩個城市的“一體化”發展都離不開傳媒。
“下一步,一定要繼續發揮好媒體的信息傳播作用。”楊軍舉例說,去年11月,在青島舉行了青島日照合作峰會,當時簽訂了77個項目,投資額達104億元,效果為什么這么好?就是因為媒體的推動。峰會開始前,青島方面組織了媒體到日照采訪,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報道,引起了企業和市民的廣泛關注。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