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宜陽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透視
新區功能分區規劃圖
新區居住區規劃圖
公共用地
宜陽新區規劃公共設施用地分布如下:
行政辦公用地:總面積約35.34萬平方米。范圍為府前路、府東路、府西路、市府路區域,用地面積17.18萬平方米;其它的市屬行政辦公用地也以現狀為主。
商業金融用地:總面積約135.48萬平方米。城市綜合性商貿服務區???在天工路、宜陽大道之間依托聯系宜春公園與秀江水景的中心綠地帶,串聯商貿服務區、購物中心、商業金融區等特色功能區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商業區塊,布置大型商業、百貨超市、金融保險、貿易咨詢、旅館業、服務業等商業金融用地,用地面積約19.45萬平方米。城市商務辦公區???在盧洲路、沿江路、雷潭路之間結合現狀水體開辟人工湖,整治山體,形成山水交融、綠林成蔭、環境優美城市商務辦公區;主要布置貿易咨詢、旅館業、服務業等商業金融用地,用地面積約 11.69萬平方米。盧洲路商業帶???集中布置盧洲大道袁山大道西北側的大型商業中心和盧洲大道袁山大道東南側的濱江高擋商業中心,布置商業、百貨超市、金融保險、貿易咨詢、旅館業、服務業等商業金融用地,用地面積約14.80萬平方米。大塘商業中心???在大塘片區延伸的袁山大道東側形成城市商業區,布置商業、百貨超市、金融保險、服務業等商業金融用地,主要為大塘居住片區服務,也是城市商業網絡延伸的主體用地,用地面積約14.80萬平方米。張家山公建片???由現有的宜春大道西側公建區和規劃布置的環城北路商貿物流區組成,主體用地為市場用地,用地面積約20.68萬平方米。在宜陽大道與高士路東北側布置一個公共設施用地,布置商業、百貨超市、服務業等商業金融用地,完善公共設施的服務內容,面積約 3.33萬平方米;環城北路以北布上村狹谷內,在保留現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結合山形地貌布置公共設施用地,為生態景觀區的配套服務設施;在渥江路與高速公路交叉口布置一處公共設施,為主題公園的配套公共設施服務用地。
文化娛樂用地:總面積約32.53萬平方米。藝術中心,用地面積 8.72萬平方米;行政中心東側區域規劃文化娛樂用地,在府前路與盧洲路交叉口布置城市公共圖書館、博物院、文化宮、影城、大劇院等大型文化娛樂設施,北部用地規劃為文化產業園,用地面積13.39萬平方米;環城北路以北布上村狹谷內,結合山形地貌布置一處文化娛樂用地 ,用地面積 1.75萬平方米。下浦商業中心規劃布置 1.02萬平方米的文化娛樂用地。規劃保留位于文體路的宜春廣電中心以及新聞出版用地。
體育用地:總面積約18.25萬平方米。結合大塘商業中心規劃布置 1.55萬平方米的體育用地;結合張家山西側居住區公園規劃布置 0.78萬平方米的體育用地。規劃保留宜春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館用地。
醫療衛生用地:總面積約 6.96萬平方米。結合大塘商業中心規劃布置 5.20萬平方米的醫療衛生用地,為市級綜合醫院用地;結合居住區公共中心布置有六處醫療衛生用地,規模在 0.29~0.48萬平方米之間。
教育科研設計用地:總面積約11.89萬平方米。在宜春中學高士路西側規劃布置特殊學校用地,面積 5.46萬平方米。保留位于文體路北側的宜春市少年體校和青龍高科。
工業用地:總面積11.14萬平方米。保留江西先鋒機械廠工業用地。規劃范圍內的養殖廠以及磚廠均已拆遷。
物流倉儲用地:面積 4.18萬平方米。結合環城北路的商貿物流園區規劃布置一處物流倉儲用地,以滿足本區物資流通、存儲需要,同時宜配套相應停車與服務設施,為園區企業提供就近服務。
對外交通用地:用地面積 4.53萬平方米。主要是由宜春大道與滬瑞高速公路聯系,320國道從城市的西側聯系宜春老城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宜陽新區城市交通聯系有兩個方向:一是與老城區聯系;二是下跨滬瑞高速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聯系。規劃通過宜春大道、高士路、明月大道、環城東路貫通新區聯系老城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留高速公路用地如滬瑞高速及出入口、收費站、滬瑞高速昌金管理處;保留長途客運站用地如宜春汽車北站、貿易廣場汽車站和宜春市長途汽車站。
廣場用地:總面積 7.46萬平方米。根據居民城市活動規律及環境景觀要求,規劃五處城市廣場,行政中心區前置廣場為綠地廣場,文體路與盧洲路交叉口商業廣場面積 0.75萬平方米,秀江東路濱江高檔商業中心廣場 0.23萬平方米,下浦片區商業廣場 0.393萬平方米,張家山游憩廣場 1.8萬平方米;結合各居住區中心均設置一處廣場,共規劃七處居住區中心廣場,面積在 0.3~0.5萬平方米之間。商業區為商業廣場,商業服務區為游憩廣場。
社會停車場庫:停車場規劃按國家和地方規范要求,在各地塊內配置配建停車和公共停車,規劃鼓勵停車設施及配建停車場對外開放。按照每人每平方米配置社會停車場用地,新區社會停車場庫面積14.24萬平方米。根據新區在城市中的區位和對外交通聯系特點及功能均衡布局,每處面積 0.15? 0.9萬平方米不等,宜春大道周邊作為城市出入口,停車場服務半徑不大于300米,數量占10%左右;主要中心區停車場服務半徑不大于200米,數量占60%左右;其他地區停車場服務半徑不大于300米,數量占30%。各功能地塊應按標準配備足量停車面積。
路網布局
新區道路規劃圖
宜春中心城市總體規劃采用“環線 +格網”的道路網形式。新區內城市主干道宜春大道、明月大道、盧洲大道、環城北路、宜陽大道、袁山東路、釣臺路等城市主干路主體已經形成或正在施工建設。規劃范圍內道路系統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構成。一級為主干路,道路紅線寬度42?120米;二級為次干路,道路紅線寬度23?42米;三級為支路,道路紅線寬度12?24米。居住小區、組團內部道路納入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范圍內城市干道由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一環、一橫、三縱、九放射”主干路體系。環城北路是主干路體系中“一環”的北環路段,袁山東路是其中的“一橫”,明月大道、盧洲大道是“三縱”中的“兩縱”。縱向:宜春大道,高士路、明月大道、盧洲大道、環城東路;橫向:環城北路,宜陽大道,袁山東路延伸段組成宜陽新區的城市主干道系統,是新內外溝通的主要道路。其中高士路、明月大道、盧洲大道、宜陽大道均為帶結構性綠地隔離帶的主干路。
次干路的組織總體上為方格網狀布局,城北自然生態休閑區內的道路根據地形地貌的實際情況呈自由式道路布局。天寶路、市府路、青山路、下浦至渥江規劃道路、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張家山規劃道路均為結構性次干路,起著聯系城市功能片區的主要作用。規劃次干路斷面寬度為36?50米。
支路也規劃為方格網狀。中心區規劃布置支路密度較大,有利于人流集散。規劃支路斷面寬度為26?12米。
在公共交通方面,城市主干道設置公交專用道,為長距公交出行提供道路空間,其它道路結合土地利用情況設置公交線路。在濱江景觀路結合濱江綠化設置旅游觀光專用線。
根據總體規劃,新區規劃范圍內有九處跨河橋梁,宜春大橋、盧洲大橋、贛西大橋及袁山路東西二大橋五處為半立交橋形式;二處為平交式;環城北路東端向東預留跨秀江橋位,滬瑞高速跨秀江大橋。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與滬瑞高速有六處交叉口,滬瑞高速與宜春大道為互通式立交,是高速進入宜春的唯一立交,高士路、明月大道、秀江東側規劃道路、及二條通往開發區的次干道與滬瑞高速為下穿式立交。預留釣臺路東西二側橋位用地。
目前,新區已建成的主要建筑有客運總站、體育中心、貿易廣場、供電大廈、廣電大廈、汽車服務廣場、市公安局辦公大樓、市國稅局辦公大樓等;正在建設的主要建筑有麗景濱江、宜陽安置小區、核心區三幢大樓等。
未來幾年即將建設的主要建筑有五星級商務酒店、宜春迎賓館、大型超市、報業大廈、黨校、地稅綜合大樓、公路科技大樓、圖書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商務中心、物流中心等。
編輯:royal
相關閱讀
國務院正式發布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的批復
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詳細】
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
日前,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詳細】
《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正式印發
今年年初,《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正式印發,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這不僅是青海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的鏗鏘邁步,更是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新任務和新使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