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建筑有那么重要嗎?實不如保護古跡
2009-03-19 18:34:25 作者:王玉初 來源:新民晚報 瀏覽次數:
有關重慶打算投資千萬元左右,規劃建設“世界第一航標塔”的爭論未息,近日又曝出陜西潼關縣投資1780萬元,要建39米高“秦”字雕塑的消息。
這個“秦”字雕塑,據說將被作為陜西東大門標志,以反映秦文化。如果我們把時間往前推,重慶萬州曾設計總投資3500余萬元的“三峽明珠塔”、重慶奉節的“華字塔”,都先后倒掉了,但它們在建設之初,也都被說成是多么寓義深遠。
我國古時建樓塔,多數是基于宗教信仰的需要;或者是當權者迷信,認為建樓塔鎮牛鬼蛇神;還有些是用于通航或戰備之用。時過境遷,這些建筑成了古跡,留住了歷史的印跡,成了現代人們參觀的景點。現在一些地方熱衷建高塔,或建所謂地標性建筑,想來出發點和古人是不同的,但這又是出于何種心態呢?從效果圖來看,“秦”字雕塑,高高聳立,孤立于山間。活像個木偶人一般,真看不出有多少文化。有些地方建造高樓高塔,更多的情況下是為了留名或造勢,作為一項政績。花大錢建標志性建筑物,反映出有些官員好大喜功的心態。依我看,大建高樓高塔,不如護舊愛舊。以秦文化之富,有著太多可能保護傳承的內容,若拿出這1780萬元保護修繕古跡,既能傳承傳統文化,又同樣能拉動內需,難道不比建“秦”字雕塑更有意義?
編輯:royal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