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華新城圖則 引發城市副中心發展觀
近期,2009年第一批城市規劃項目開始公示,項目包括深圳市寶安402-01&22&24號片區龍華新城核心地區法定圖則等7項法定圖則草案,初步擬定龍華新城為城市“副中心”。
此次城市規劃項目公示,對于龍華片區整體發展進程來說,有著定位飛躍的意義;而對于中央別墅區來說,則是一次華麗的升華。首先,城市規劃局公示的法定圖則中指出,龍華新城核心地區,即龍坂大道以南,梅龍大道以西,南坪快速以北,龍華和平路以南,以及羊臺山和大腦殼山以東生態控制線所圍合的地區,與中央別墅區在地理位置上吻合;其次,該區的城市發展目標為建設具有特色與競爭力的城市地區,形成充滿活力并具有良好城市形象的新城市副中心。同時,該片區的功能定位被升級為以深圳北站為中心形成市級綜合客運交通樞紐,以交通、商業服務與居住生活配套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
一紙規劃的出臺,讓我們有足夠的尺度去想像中央別墅區未來的繁榮:1330萬平方米的建筑規模總量、24萬人的規劃人口規模、13所中小學及九年一貫制學校、22所幼兒園、3所綜合性醫院、10所社區健康服務中信、15個文化單位、2所綜合體育活動中心、12個社區體育活動場地、1個大型電影院、1所大型圖書館、9個居住小區級商業區、3個公園……如此龐大的城市配套規劃體量,可以看出有關部門對于龍華及中央別墅區的期望,大大超出了我們以往的認識。
從CBD到CLD,從福田中心區到龍華新城市副中心區,深圳向北發展的聯想空間已經從獨立的區域發展,延伸到打造城市“雙核經濟”的重要日程。可以想像,當該法定圖則正式被通過后,中央別墅區所處的龍華新城核心區域將迎來教育、醫療、交通、生態、文化、娛樂、體育、行政等城市配套的全面發展。
自然景觀配套:規劃依托深圳北站地區的長途客運樞紐和軌道龍華線紅山站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設置兩處重要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結合周邊環境共同形成片區的視覺景觀中心;規劃在梅林檢查站附近的新龍大道和深圳北站地段形成本地區的門戶地區。
教育設施配套:規劃增加幼兒園22所,小學在原來3所的基礎上增至4所,規劃增加1所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和3所普通高中;
醫療衛生配套:綜合醫院在原來2所的基礎上增至3所,規劃增加2所門診部和8個社區服務健康中心,使社區服務健康中心數量增至10個;
文化娛樂配套:規劃增加3所文化站、12個居住小區級文化室、1座電影院、一座圖書館,保留原有區級文保單位;
對外交通設施及道路配套:福龍大道、龍坂大道、梅龍大道、南坪快速等7條城市主干道,目前已全部通車;民豐路、民塘路、民盛路等15條區級次干道;深圳北站、城市輕軌、長途客運站及地鐵5號線。
視覺通廊:除中央綠谷外,規劃在本地區內控制形成5條重要的視覺通廊。
1、簡上路視覺通廊??沿簡上路兩側,結合兩側綠地以及體育設施、醫院等低密度公共設施形成通向西側山體的景觀軸線,道路兩側綠化帶和建筑后退紅線需保持15米以上距離。
2、龍塘河視覺通廊??沿現狀龍塘村內河流兩側各控制5-10米的綠化帶,并延伸至西部集中水體,形成東西向的沿河視覺通廊。
3、紅山站至西部山體視覺通廊??規劃在紅山站內形成35-60米寬的東西向綠化帶,并延伸至西側山體,結合綠化帶和兩側高層建筑形成通透的視覺通廊。
4、紅山站至東側綠地視覺通廊??依托紅山站東側25-75米寬的指狀綠地,形成東西向的視覺通廊,并延伸至四號立交周邊集中綠地。
5、深圳北站東西向視覺通廊??在深圳北站東側站前商務區內,形成60米寬的東西向軸線式城市步行廣場。
體育設施配套:規劃增加2座綜合體育活動中心、12個社區體育活動場地;
商業設施配套:規劃增加9個居住小區級商業,此外還有一個獨立的商業配套待開發用地,占地5880平方米,容積率為2.0,建筑面積約11760平方米,定位為中央別墅區高檔商業配套;
行政管理及社區服務配套:規劃增加1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居委會、9個社區服務中心、5個社區服務站、2個郵政支局、1個派出所、14個社區警務室;
道路交通配套:規劃增加16個社會停車場、7個公交首末站、7個加油加氣站、1個加氣母站、1個加氣常規站、1個公交綜合車場,中央別墅區未來的車輛承載體量可能是福田中心區的幾倍。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