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間視域技術的八達嶺長城風景林空間配置
2008年度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進步獎??基于空間視域技術的八達嶺長城風景林空間配置及科學經營模式研究
科技項目計劃部門:北京市八達嶺林場
第一完成單位:北京市八達嶺林場
第一完成人:趙廣亮
項目起止時間: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
項目內容簡介:
八達嶺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該課題在保護好長城文化古跡的前提下,利用ArcGIS技術,針對如何更好的經營和管理八達嶺長城地區的風景林進行了深入研究,對提高北京地區風景林的經營水平意義重大,項目成果使用范圍目前主要以八達嶺長城風景林為主。
項目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八達嶺長城風景林現狀研究;
2、八達嶺長城風景林數字化信息的管理及分析研究;
3、八達嶺長城風景林數字化質量評價及風景林經營模式研究;八達嶺長城風景林數字化管理的實現。項目的核心技術是基于ArcGIS平臺,用三維空間視域分析技術和空間疊置分析技術,與風景林的經營結合在一起,對游客產生的視覺沖擊效果影響的大小進行了分析。利用ArcGIS對風景林的視域進行分析,在國內還沒有相關報道。
項目體現了幾個創新點:
1、首次提出按照經營目標和主要功能,將風景林劃分為4種景型,又劃分為5個亞景型,這種按照功能和經營目劃分景型和亞景型的方法,為分類經營提供了可能。
2、研究并制訂了風景林數字化標準,建立了一套基于風景林的數字化標準體系。
3、設計開發并完成了八達嶺風景林數字化管理平臺,同時也為今后風景林的數字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4、將GIS三維空間視域分析技術和空間疊置分析技術與風景林的經營分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數字化的多層分析,產生了客觀、定量化的景斑。
該項目成果為科學經營風景林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和方法。在風景林的經營管理領域具有較大推廣價值。利用風景林數字化的管理技術,使管理成本降低。風景林天際線的實現,不需要到實地就能夠對不同區域的風景林進行相應管理措施的規劃設計;初步統計節省工時200倍,能夠節省資金約200萬元。數字化的管理技術科技含量高,管理質量高,使風景林管理更加科學化,從游人的角度出發,能夠把有限的力量放投入景區中最吸引游人視野的區域,提高了旅游區的景觀質量,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客量,增加了經濟收入。
2008年12月24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相關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評審,專家組對項目進行了充分肯定,一致通過評審,認為該課題選題正確,首次提出風景林景型、亞景型、景斑等概念及分類體系,研制了八達嶺風景林數字化標準;設計開發并完成了八達嶺風景林數字化管理平臺;采用三維空間視域分析技術和空間疊置分析技術,與風景林的經營結合在一起,對游客產生的視覺沖擊效果影響的大小進行了分類,提出了適合八達嶺林場風景林實際的景斑經營模式。
專家組認為該課題研究方法科學,技術路線合理,成果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科學經營風景林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和方法。此項研究成果與同類研究相比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信息來源: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