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鮮花產業飽受金融危機沖擊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肯尼亞等東非國家面臨鮮花出口市場需求減少、鮮花出口價格下跌等不利影響,東非鮮花產業正在經歷困難時期。
鮮花是肯尼亞最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去年為這個國家賺取了約8.8億美元的外匯。肯尼亞鮮花主要出口歐洲市場,其在歐洲的市場占有率約為25%。然而今年來,肯尼亞對歐盟的鮮花出口價格大幅下跌,截至1月上旬的一個月內下跌幅度達25%。
肯尼亞媒體近日報道,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打擊,肯尼亞預計今年將有100余家鮮花出口商倒閉,占肯全國鮮花出口商總數的50%以上,倒閉的將主要是一批中小規模企業。肯尼亞園藝委員會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肯尼亞鮮花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30%。從目前形勢看,今年肯尼亞鮮花產業前景不容樂觀。
近年來,埃塞俄比亞鮮花種植和出口大幅增長,出口額躍居非洲第二。從2006年到2008年,埃塞俄比亞的鮮花出口增長了5倍之多,鮮花產業成為埃塞最有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然而,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埃塞鮮花產業的迅速發展也受到很大抑制。2008年,埃塞鮮花出口收入達到1.776億美元。埃塞曾預計今年鮮花出口收入能達到2.8億美元,但現在出口收入預期目標已降為之前預測的60%。
在烏干達,由于鮮花產業還不成熟,花農受到的打擊更加嚴重。烏干達鮮花出口商協會執行主任朱麗葉?莫索凱說,烏干達鮮花出口價格已大幅下降,有時甚至還不能彌補運費。烏干達花農要求政府為他們提供資金保障,以幫助他們度過這一困難時期。由于價格過分低廉,一些鮮花出口商已暫停出口。烏干達一家鮮花公司的管理人員說,歐洲客戶紛紛破產,銷售在下降,對于將來完全沒有信心。
在盧旺達,鮮花產業更是一個年輕產業,在過去四年來取得穩步發展。不過,由于金融危機沖擊,該國從業者對這一產業的投資和興趣卻正在減少。盧旺達政府雖然特別劃出約200公頃的土地作為鮮花種植用地來推動鮮花產業發展,但卻未能吸引投資者興趣,僅有50公頃的土地得到利用。盧旺達園藝發展管理局說,盧政府本來計劃通過規劃鮮花種植用地使該國鮮花產量最初達到6000萬枝,并逐步增加到每年1億枝,但現在看來這一目標已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