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教育前景樂觀但要順應國家需求
4月16日,在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主辦的“全球金融危機下景觀設計行業的機遇與就業論壇”上,參會園林設計施工企業負責人、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各抒己見,頗具前瞻性的觀點引起參會人員的強烈反響。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指出,近期在對歐美一些國家考察后發現,金融危機對歐美景觀設計界并未產生負面影響,反而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機遇。美國景觀設計師視之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大機遇,可以重建基礎設施,改善景觀,提升整個城市的生態價值。對此,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教研室主任張紅衛也表示贊同。他指出,金融危機對各行業帶來的波動是暫時的,在中國,環境欠債太多,因此景觀行業會有更大的應用發展空間?!碍h境問題是中國的首要問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更多從業者。十幾年來,景觀建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今后,中小城鎮、鄉村等區域將成為主戰場。這些地區也將有更大的就業需求。”張紅衛說。
為什么一方面園林市場缺少人才,一方面卻有很多大學生抱怨找不到工作?針對這一問題,李迪華表示,教育要與國家需求相吻合,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對國家、社會有意義的,才會有所作為,而不是用貌似具有文化性、藝術美感的作品去應付公眾。張紅衛提出現代景觀發展的三個方向:生態問題、藝術特色和人文關懷,今后的規劃設計和工程建造必須符合這三個要點。他的觀點引發強烈共鳴,反思國內園林教育再次成為焦點話題。
易道(上海)董事總經理梁欽東說,該公司曾在內部開展了一項有關園林教育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工作年限的員工或多或少都對園林教育有所不滿,尤其是對生態、濕地、心理等學科知識貧乏感到失望。鑒于此,梁欽東建議,對于專業設置和教育形式,學校應該持更加開放的態度,鼓勵學生在專業課程外選修其他專業、學科,調整選修課程比例,這將對學生從業更有利。另外,除了邀請設計師到校參與教學,也可聘請房地產商、政府官員、策劃師等與行業相關專業人士走上講臺。對于學生而言,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興趣,尋求不同的發展空間?!安皇撬腥硕寄艹蔀橐涣髟O計師,更多的還是普通從業者。而且畢業生可以有很多出路,不是只能在園林界就業,可以在其他行業尋求發展,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未來,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職業。”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景觀設計專業主任丁圓在發言中指出,學院之間要經常開展教學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與其他專業磨合的機會,在豐富知識結構的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寬泛的行業選擇。
在學科設置調整方面,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林竹提出,學科劃分應從過去的單一分類走向復合,讓專業間有所交叉?!熬坝^行業本身也是包羅萬象的,需要多專業知識去支撐?!?/P>
如何學習知識?梁欽東表示,除了從書本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從生活中學習,處處留心皆學問。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先紅指出,大學生們應學會在任何時間、地點,用任何方式汲取有效知識,書本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源泉。林竹說:“景觀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影響別人的行業,因此知識是基礎,閱歷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情商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記得有位名人說過:人們看到的,正是人們想看到的。生活經歷也是學習的過程。每天觀察人、生活、自然,都會對你有所啟發,有些東西或許就會為你日后的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
實習是學生接觸社會、行業的最好途徑,但林竹表示,目前國內園林教育體系設置中實習機會太少。針對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梁欽東指出,學生不一定都到設計公司實習,像房地產企業、政府機構、工程公司、科研單位都是不錯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實習地點,在實習過程中要努力將優勢完整表現出來。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筑師有限公司駐華首席代表高志語重心長地說,公司在挑選實習生時非常慎重,學生們應該珍視這樣的機會,不要抱著“實習”的態度去工作,而要以公司一員的姿態來工作,將實習看作是到公司上班的前期準備,跟著一位老師從頭到尾認真學習,這樣才不會到實習結束時發現什么都沒有學到。事實上,這種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也是公司最希望看到、最重視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