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分布于世界各地,食性復雜,其危害常常表現為突發性,一旦暴發,會導致桃樹的嚴重落葉落果,影響樹木觀賞效果及園林美化。桃蚜已成為我國紅葉碧桃、垂絲碧桃、菊花桃、壽星桃等桃樹的主要害蟲之一。
桃蚜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至5月份。進入4月下旬常聚集桃樹幼葉、嫩梢和嫩枝上,展葉后多在葉片背面布滿蟲體,刺吸汁液危害,不斷胎生小蚜蟲,被害后的桃葉呈現小的黑點,紅色和黃色斑點,使葉逐漸蒼白卷縮,甚至脫落,并排有油狀液體,既影響芽葉的形成,又可削弱樹勢。蚜蟲排泄的油狀液體,污染葉面及枝梢,使桃樹生理作用受阻滯,常造成煙煤病,加速早期落葉,影響生長。
隨著溫度的升高,桃蚜繁殖數量增加,危害程度加大。因此,防治桃蚜的時間也要遵循著一定規律。4月下旬蚜蟲正處于無翅胎生雌蚜,應進行第一次防治,間隔10至15天左右,即5月上旬再防治一次,效果就更好。4月下旬5月上旬蚜蟲繁殖最快,是危害最重時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這二次防治可起到控制以后桃蚜數量大面積發生,可以大大減少蟲源量,從而也可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節省成本。
隨著農藥的不斷更新,提倡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使用,一些化學農藥逐漸被生物農藥、環保農藥所取代,目前常用的化學農藥有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常用的生物農藥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10%滴蟲咪2000倍液,環保農藥有25%噻嗪酮異丙威1800倍液,對有抗藥性的蚜蟲,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應交替使用農藥。同時要加強樹木管理,結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毀,以減少樹上產卵的蚜蟲數量。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