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木瓜上盆成新景
??訪菏澤市光皮木瓜研究所所長程春牛
山東菏澤的光皮木瓜很有名,除了因為有500余年的栽培歷史外,還因為菏澤市光皮木瓜研究所堅持不懈的推廣。該所從1999年建場時的幾百株苗,發展到現在擁有各種規格木瓜苗200萬株、盆栽2萬余盆,成為國內最大的盆栽木瓜生產基地。菏澤市光皮木瓜研究所在國內逐漸闖出了名聲。近日,記者采訪了該所所長程春牛。
走精品化盆景路線
與一般盆栽果樹容易落果不同,光皮木瓜不易掉落,11月成熟后能一直掛果到次年3月。另外,木瓜屬的幾個品系中只有光皮木瓜是喬木,這為其制作成果樹盆景打下了基礎。正是看到這些特性,程春牛決定規模化生產木瓜盆栽的同時,大力推廣木瓜盆景,走精品化路線。由于沒有專門的人才,研究所從當地挑選盆景生產技術人員的時候,要求其對果樹修剪很在行,為制作盆景做好了鋪墊。在外部進修上,研究所加入了菏澤市盆景協會,邀請該協會會長吳長青前來進行技術指導。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所在盆景制作過程中摸索出因樹修剪、隨枝造型的方法,所里的光皮木瓜已經可以制作直干式、游龍式等多種造型的大、中、小規格盆景。據程春牛介紹,由于木瓜的稀缺性,去年市場反應不錯。
摸索生產竅門
程春牛告訴記者,生產木瓜盆景其實有很多竅門,如樹苗一般不用特別培養,果園用苗或園林綠化用苗后淘汰下來的受傷苗、沒有樹干的叢生苗及樹干太低、彎曲、沒有結果價值的老樁都是制作木瓜盆景的上好材料。他解釋,受傷的苗雖然主根斷了,但側根和須根多而發達,長勢健壯;叢生苗及樹干低矮彎曲的老樁,由于其低矮有型,反而利于造型,還能節省大量的生產成本。
除了選材上的竅門之外,一些技術細節也必須要掌握。程春牛說,以盆土的選取環節為例,菏澤所在的魯西南地區土壤ph值7.6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了8.8,嚴重偏堿,但光皮木瓜特別是小苗特別不耐堿,需要酸性的土壤環境。雖然生產者可以通過增施硫酸亞鐵、有機肥、腐殖質等物質來改善,但其濃度卻要留心。程春牛告訴記者,在實驗時他發現光皮木瓜改良土壤所需的酸性物質使用量是普通樹木的10多倍。在生產基地,記者還看到一個非常大的水泥池。程春牛告訴記者,這是專門用來“曬水”的。經過太陽曬過的水,堿性會下降,且溫水澆木瓜也有好處。“另外,翻盆時要適當帶土坨,不宜完全裸根,越冬時應將盆平埋于地下等。需要掌握的細節還很多,這都是生產出優質盆栽木瓜的關鍵。”程春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