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長周生賢:中國特色環保道路的思考
二、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要求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地作用于物質。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著的,事物運動發展是有規律的。唯物辯證法包括了聯系和發展兩大原則,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和結果等基本范疇。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規律為認識和發展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礎,開拓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指南。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實踐進一步證實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性。
1、辯證唯物論的對立統一規律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共性只能存在于個性之中,個性離不開共性,個性也有自己的特點。科學發展觀與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具體說就是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歷史性轉變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科學發展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普遍性、共性,它是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茖W發展觀作為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歷史性轉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特殊性、個性,它是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確定了歷史性轉變思想。溫家寶總理在這次環保大會上提出了“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同步、并重、綜合”這“三個轉變”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歷史性轉變。它是環境保護領域中實踐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是環境保護領域具體化了的科學發展觀。
歷史性轉變不是畢其功于一役,是一個相當長的矛盾、轉變,再矛盾、再轉變的過程。因此,歷史性轉變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呈現了長期性、階段性、針對性和艱巨性的鮮明特點。長期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從客觀上講,當前我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看,對復雜問題的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甚至曲折反復,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才能逐步達到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解決復雜問題也需要一個過程。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實踐論的范疇了。因此我們要按照實踐永無止境的要求,堅持繼承與創新,一代接一代環保人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階段性就是要根據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不同特征,找到特定階段的突出問題,及時調整探索重點。針對性就是要敢于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艱巨性就是要充分認識解決我國壓縮型、結構型、復合型環境問題的難度,不為任何困難所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
概言之,科學發展觀的普遍性、共性存在于歷史性轉變的特殊性、個性之中,歷史性轉變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普遍性、共性。歷史性轉變也具有自身的特點,這就是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根本性調整,是環境保護根本方式的轉變。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矛盾來說,歷史性轉變是在一定條件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矛盾地位的改變,此消彼長,既斗爭又轉化。我們必須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歷史性轉變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發展。
2、辯證唯物論的對立統一規律也認為,矛盾的基本屬性是既對立又同一。一切矛盾著的事物,互相聯系著,共同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茖W發展本質上是經濟、環境保護、資源的對立統一體,不能絕對地把環境保護、資源、經濟發展三者靜止地、機械地對立起來,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可以實現良性發展。
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燃燒。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產生的是GDP??茖W發展就是燒掉的資源越少越好,產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資源節約”,后者是“環境友好”,總括起來就是又好又快。實際上,環境保護、資源和經濟發展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賴、互相貫通的矛盾統一體。正如矛盾著的事物在一定條件可以轉化一樣,我們不能絕對地把環境保護、資源、經濟發展三者所形成的矛盾統一體機械地對立起來,這個矛盾統一體在一定條件下,這個一定條件就是協調環境與經濟關系,可以互相轉化、互相貫通,向良性發展。燒掉的資源少,留下的污染小,GDP能搞多少算多少,搞得快比搞得慢好,搞得代價小比代價大好,這就是良性發展,就是科學發展,也是又好又快地發展。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