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致辭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使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受到影響,并對多達10億人的生計、福祉和發展構成威脅。在長期干旱、饑荒和日益深化的貧窮面前,許多人唯有一種選擇:逃離家園。據估計,環境問題造成的移民人數已達到2 400萬人。到2050年,這個數字可能增至2億。
今年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紀念活動著重強調,荒漠化對國家和區域穩定構成的威脅日益嚴重。在過去40年里,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農田已經荒蕪,被人遺棄。近四分之三的草地呈現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氣候變化是一個肇因,但并非是唯一的肇因。我們尤其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農業作法以及水資源管理方式。農業和畜牧業占用70%的淡水使用量,并造成80%的森林砍伐。對用作動物飼料和生物燃料的農作物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不進行可持續管理,這將給這些稀有資源帶來進一步壓力。
全球目前的消費模式和生產模式不可持續。所帶來的后果包括:更多的全球糧食危機(例如2008年發生的糧食危機)、荒漠化持續、土地退化和長期干旱。通常,窮人是最先深受其害、也是最后擺脫危機的人。
最近結束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十七屆會議強調指出,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全球性問題,必須對此采取全球性對策。今年12月,世界各國領導人將在哥本哈根舉行會議,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協議,屆時可以提出這一對策。全面、公平的放緩全球變暖協議,還必須協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業已產生的影響。協議尤其必須提供充足、可預測的融資,為改善土地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可持續農業提供支助。
值此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之際,我們應認識到放任荒漠化問題加劇帶來的安全威脅。我們還應認識到,通過遏制氣候變化,我們可以為扭轉荒漠化趨勢、提高農業生產力、減緩貧窮和加強全球安全助一臂之力。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