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藍皮書發布 全面解讀城市發展
提出推進城市發展轉型四大政策建議
2009年6月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2009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中國城市發展轉型問題,就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行了分析研討,并發布了《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2)》。《城市藍皮書》指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宏觀經濟由2007年的繁榮頂峰轉入2008年以來持續地增長下滑。經濟調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改革開放30年來,城市發展所積累的一系列問題、矛盾、沖突被最大限度地暴露出來,長期被推崇贊許的“中國模式”也受到了多方質疑。中國城市發展或就此停滯失色、或涅?重生,都有賴于城市發展政策的調整和重構。
為此,藍皮書提出推動城市發展轉型的四大對策建議:
第一,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競爭力,強化城市群協作關系。
城市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必須抓住經濟調整時期資源要素成本下降的大好時機,加大城市及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市發展基礎,促進城市群的市際協作,努力提高城市競爭力。這就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城市和城市群的通勤運輸成本;加大信息服務設施建設,降低城市交易成本;加大資源供給和生態環境設施建設,保障城市有效運行;加強城市規劃和項目監管,確保城市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推進發達城市產業升級,加快區域產業轉移,促進產業梯度協調發展。
中國還處于發展中階段,城市中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所占比重較高,隨著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沿海發達地區城市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壓力增大,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資源供給約束增強,產業結構亟待轉型升級。同時,由于中國區域差異和梯度推進的發展戰略,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升級后,還存在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因此,應大力推進東部沿海城市產業轉型和升級,鼓勵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區域產業梯度協調發展。
第三,改革戶籍制度,革新建設用地政策,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并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工業化進程加快,特別是工業園區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涌現了一大批成片的大型工業聚集地。然而由于不相適宜的戶籍管理制度和建設用地管制政策,工業聚集地產業增長和就業人口增長的同時,就業人口的家庭居住并沒有同步城市化,導致城市化相對滯后于工業化。這些城市發展先天不足,產業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弱,一旦遭遇經濟危機、工業產業需求萎縮,企業破產隨即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城市經濟陷入災難性蕭條,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工人失業加劇,農民工群體逆城市化回流,既導致資源浪費,也造成社會不穩定。因此,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革新建設用地政策,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并進成為當務之急。
第四,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廣泛開展再就業支持。
經濟調整必然導致就業機會減少、收入水平相對下降。這一方面,將使城市貧困人口和失業人口劇增、社會不滿和社會沖突加劇、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也將影響居民消費心理和消費支出水平,形成更謹慎的防御性消費傾向,導致社會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因此,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調整時期,更應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特別是加大對中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社會保障力度,同時逐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適度實施消費性支出補貼,加強對失業人口的就業培訓,以在緩解社會貧困、維護社會穩定的同時刺激社會消費,加速人力資本積累,啟動和積蓄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記者陸敏)
編輯:jojo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