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不要為節約型園林建設幫倒忙
??訪原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宋蕙齡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昨天(6月17日),原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宋蕙齡女士來到本網,她向本網編輯反映:現在有些小區綠化項目建設由于選用大喬木或大灌木,遮擋了小區居民的采光,造成這些居民白天都要用照明;同時這些大喬木的根系還對建筑物基礎造成破壞,危及居民安全。宋蕙齡女士說,這些綠化不僅沒起到應有的作用,相反浪費了能源,是為節約型園林建設幫倒忙。
宋蕙齡女士說,高大喬木和灌木本來就不適合居民小區綠化,這些苗木適宜種植在開闊地帶,才更能體現它們的形美。她拿雪松舉例道,種植雪松除具有生態效應外,形美也是它被廣泛用于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在一些地勢本來就不開闊的居民小區綠化中運用雪松,一是體現不了它的形美,更重要的是,由于雪松體型碩大,遮擋了居民的采光,致使一些居民白天也要打開照明,這樣浪費了電能。本來綠化的光合作用還能吸收二氧化碳,為節能減排做貢獻,但這樣做的效果增加了用電量,勢必要加大排放,造成惡性循環。因此上,這樣的綠化是和建設節約型社會背道而馳。
宋蕙齡女士還就綠化的過度密植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說,行道樹不能過度密植,過度密植一是造成通風不暢,致使病蟲害增多;二是致使營養吸收不夠,不利于樹木的生長。她建議,對于過度密植的區域,應采取移植。宋蕙齡女士還舉了例,她說本網所在的位置??三里河路兩邊的行道樹就存在過度密植的問題。她說,北京綠化工作這些年確實搞的不錯,但過度密植現象比較嚴重
宋蕙齡女士還說,美化作為綠化的一個功能,應體現大方的原則,但一些城市的綠化在植物顏色的配置上不夠講究,致使綠化的美化原則沒有體現出來。她說,這里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年一些用于美化的植物有退化現象,致使花型不美,比如矮牽牛的花朵這些年由于退化變小。因此,她建議要花大力氣進行基礎研究。
宋蕙齡女士最后說,綠化是造福千秋的大好事,但綠化不能為節約型園林建設幫倒忙,這是全體園林人的共同職責。

相關內容: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