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虛假廣告被建筑大師貝聿銘戳穿
貝聿銘,美籍華人,著名建筑家,曾于1983年獲得建筑界的“諾貝爾獎”??第五屆普利茲克建筑獎,被譽為20世紀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師之一。
樓盤廣告偽稱世界級建筑大師貝聿銘參與了設計
江蘇省常州市高檔樓盤“常發?豪庭國際”的廣告稱,該樓盤是由國際著名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但貝聿銘先生稱,他從未參與該樓盤設計,其虛假宣傳已損害了他的名譽,遂將該地產公司告上法庭。
2009年7月9日,此案將在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
大師發現自已被虛假廣告了
常州常發城北置業有限公司(簡稱常州常發)是江蘇省常發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江蘇常發)的子公司。2008年,該公司在常州市的中心地段推出了“常發?豪庭國際”的樓盤,樓盤售價為6500-6600元/平方米,是當時常州最貴的樓盤之一。
貝聿銘的律師謝冠斌向南方周末介紹:
2008年7月,貝聿銘先生的朋友發現,“常發?豪庭國際”在廣告中聲稱該樓盤為貝聿銘設計,而事實上,貝聿銘對此毫不知情。因“擔心引起社會誤解”,貝先生遂委托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進行調查。
該所另一名律師鄧勇在常州市調查中發現,常州市內該樓盤一廣告牌大約有12米長,3至5米高,貝先生的肖像以及“常發地產攜手國際大師貝聿銘巔峰巨作”的字樣撲面而來。在售樓廣告資料中,亦用了“貝氏設計百年傳奇,貝聿銘首次主筆規劃龍城建筑”的宣傳語。
律師在調查中還發現,江蘇常發公司在其網站上也做了類似的宣傳。該地產商在常州日報、常州晚報還刊登了有關“常發?豪庭國際”的新聞稿,稱“國際大師貝聿銘充分展現自己的神奇手筆,以獨具匠心的細節設計使豪庭國際的建筑更顯尊崇”。該新聞稿經過新浪網的轉載,在網絡上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
2008年8月初,貝聿銘先生向江蘇常發發出律師函,要對方停止所有侵權行為,在10天之內刪除侵權廣告和失實新聞并賠禮道歉。江蘇常發的一位負責人向鄧勇律師打來電話解釋了此事,又發了一封道歉信。“我們希望對方能夠以書面的形式公開道歉,發一封郵件達不到消除影響的最基本效果。”謝冠斌說,貝聿銘先生對道歉信并不認可,而且他們再聯系對方一直沒有回音,于是有了今年4月的起訴行為。
起訴狀將常州常發、江蘇常發、常州日報社和新浪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法院判令其停止發布侵權文章或廣告,銷毀并停止發放售樓資料;并在常州日報、常州晚報、新浪網上發布賠禮道歉聲明,聲明持續保留一個月;賠償50萬元經濟損失。
“貝老提起這個訴訟是一個無奈的行為,這關系到他的名聲和社會責任。”謝冠斌說。
地產商的道歉與辯解
江蘇常發和常州常發為何要借用大師形象?2008年8月21日,常州常發在致歉信中做了如此解釋:江蘇常發的董事長黃小平是貝聿銘堂弟貝聿愷的私交好友。貝聿愷在“常州?豪庭國際”項目規劃期間,提出了很多的有益的建議。
而“ 銷售代理公司從業人員并非專業建筑設計人員,在聽說有一位著名的貝先生為項目提出了設計建議并簽訂了設計顧問合同的前提下,出于對您的極度憧憬,使得銷售公司執行人員對貝聿凱先生和貝聿銘先生產生了錯誤的混淆……希望貝聿銘先生能諒解在您家鄉江蘇的這個發展中的地產企業的不當做法。”
2009年7月8日上午,南方周末致電常州常發,該公司營銷部宋部長表示,確實給貝先生寫過一封致歉信,但“不存在肖像權的問題,這個事情已經解決了”。
但事實并非如他所說的是“解決了”,2009年6月25日,北京海淀法院安排了一次原被告之間的證據交換。常州常發和江蘇常發提交了一份唯一的證據??與美國太平洋貝氏規劃設計中心的《設計顧問合同》復印件,合同稱常州常發支付后者30萬顧問費后,“方可使用美國太平洋貝氏規劃設計中心的企業名稱及相關形象標識系統”,落款日期為2008年6月,沒有簽署具體的日子。
貝律銘的律師謝冠斌說:“我們不清楚貝聿愷先生和被告有否口頭意向,但這跟貝聿銘先生沒關系。這樣的證據是沒有證明力的。”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