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萬綠園規劃設計方案
一、項目區位:
公園范圍為龍珠灣、濱海大道、玉蘭路及瓊州海峽所圍合的區域。
二、公園定位:
展示海口“雙濱水”景觀資源,構筑熱帶濱海景觀特色,提升其景觀品質,凸顯生態效應,樹立海口特色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形象。功能定位:“城市生態客廳”。
三、規劃理念:打造“椰城翡翠”
規劃以熱帶濱海景觀為載體,融合海口地域文化,塑造碧海、藍天、綠樹、人文交融的開放空間環境。植根于海口地域文化,打造提供市民休閑游憩、賞景觀海、集會交往的綜合性城市公園。使萬綠園成為海口市中心區這片黃金寶地上的“綠翡翠”。
四、規劃構思:
1、建立“一核”“一環”“一區”“一島”的景觀格局。規劃巧妙的改造原有中心大道,擴大成為新的入口景觀主軸;在原有大道中間局部斷開,形成圓形的中心集會草坪,成為“一核”??核心活動區;利用原半環形現狀道路,順其地勢圍繞內湖,以核心活動區為中心形成“一環”??“生態景觀功能環”,它既是主要的游覽觀光環,同時又是連通各功能區的功能環;在濱海區域,改造原來濱海護堤,建設觀海平臺等濱海景觀要素,利用原有洼地,形成雨水花園,建立“一區”??濱海生態景觀區;在萬綠園外延的海、陸頸口區域建立生態人工島嶼??“一島”,形成完美海岸線輪廓,增加公共綠地面積,凸顯生態效應。
2、挖掘公園“雙濱水”的景觀特色。抓住萬綠園雙重濱水亮點,重點著眼于濱海和濱湖的景觀改造和建設。在濱海景觀區,設置觀海臺等設施,利用各種元素演繹熱帶濱海風情,提供人們觀海賞景的好去處;濱湖區通過改造現有硬駁岸,沿湖設置游船碼頭、茶社、水上表演臺等景觀要素,美化環境、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使雙重濱水的特性在萬綠園得到充分的展現和利用。
3、改進公園的生態功能。規劃通過生態化改造原內湖硬駁岸的手法,改善內湖的生態景觀功能;利用雨水花園,強化公園的生態作用;通過生態通廊的建設,把公園的各個區域連成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
4、強化海口的地域特色。在植物選擇上選用本土樹種,營造熱帶濱海風情。在景點設置上引入民俗文化景點,水上表演臺、民俗場景雕塑、小品等,提升景觀的文化內涵,增強市民的參與和認同感。
5.藍色城市的 “翡翠項墜”,生態景觀綠島。新擬建的生態人工島,位于濱海公園與世紀公園之間的港灣海域,面積約6.2ha,增加了片區的綠地面積,成為海口公共活動綠地的有效儲備;綠島的營建將成為兩側海岸線的補充和延伸,彌補此處海岸線性缺口,美化海岸線形;生態島的建立將使萬綠園成為濱海公園和世紀公園兩大綠地生態體系有效連接的媒介,景觀體系的綠色過渡空間,將豐富市民視線空間、景觀體驗。
五、規劃布局
規劃根據現狀條件和景觀特色,因地制宜的將公園劃分為12個功能區:主入口區、中心活動區、體育健身活動區、兒童游樂區、熱帶植物展示區、濱湖景觀區、濱海景觀區、雨水花園游賞區、疏林草地休閑區、密林游覽區、緩沖過渡區、生態人工島景觀區。
六、技術經濟指標:綠地率:81.77%,容積率:0.013,建筑密度:0.92%。

七、主要圖紙

現狀分析圖

總平面圖

整體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