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不能見山就推
優美宜人的生態生存環境,是人民群眾最廣泛最長遠最直接的根本利益。城市建設要有新的規劃理念,不能見樹就砍、見山就推、見水就填。毀掉了生態,破壞了環境,即使得到一時的發展“功名”,最終卻逃不脫歷史和群眾的罵名。
現在一些地方搞城市建設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見樹就砍、見山就推、見水就填。一些平原地區的城市沒有山還要人為造山,而咱們有山的地方卻偏要把城里的山頭推平。城市建設要有新的規劃理念,盡可能不砍樹、不推山、不填水,保留自然生態特色。顯山露水,依山而建,才能宜人、宜居、宜商、宜發展。
廣西的優勢是森林覆蓋率高、空氣和水質量好、人居環境優越。這些優勢是用錢買不到的。我們要不斷把這個優勢鞏固好、發展好,讓“山清水秀地干凈”成為廣西生態環境的亮麗名片。生態環境好就更有利于形成投資“洼地”,也就更能形成優質的生產力和發展力,更能從根本上有益當代,惠及子孫。要樹立一種觀念:保護好發展好綠色生態,既是我們這代人的歷史責任,也是最長遠和最帶根本性的執政為民,當然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生態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廣西的生態森林能擁有近2億畝面積,森林覆蓋率能達到54.2%,人工林面積、速豐林面積和經濟林面積能位居全國第一,這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但我們沒有理由為此陶醉。廣西要建設成為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要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就必須擁有更高層次的生態文明,就必須努力完成從“林業大省”向“林業強省”的轉變。
為確保綠色品牌更響亮,我們要積極倡導“大種樹、種大樹,人人種、年年種”的理念;號召在路邊、江邊、房邊“三邊”地方廣植樹木;力爭實現一個村莊一座綠島,一座城市一片森林,樹在城中,城在樹中的景觀。
當然,“種大樹”是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決不能單純為了城市美化而將農村的大樹搬到城市。如果單純為了一時的經濟效益和發展速度,毀掉了生態,破壞了環境,即使得到一時的GDP增幅和發展“功名”,最終卻逃不脫老百姓和歷史的罵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近日在廣西林業工作會議上說
國家林業局與廣西聯手打造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延伸報道)
近日,國家林業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大力推進廣西林業的生態體系、產業體系、文化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全力把廣西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
在林業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國家林業局將大力支持廣西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石漠化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標準,加強生態公益林經營和管護;實施沿海防護林、珠江防護林和濕地保護工程,努力構建北部灣生態屏障和西江千里綠色長廊;全面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改善山區生態條件。
據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廣西林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森林面積已從建國初期的7066.8萬畝提高到19311.6萬畝,增長173.3%,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141.6%;活立木蓄積量已從建國初期的17591萬立方米增加到55845萬立方米。目前,廣西人工林面積7300多萬畝,速豐林面積2700多萬畝,經濟林面積3300萬畝,均居全國第一。廣西森林覆蓋率則從建國初期的23.2%提高到54.2%,是全國森林覆蓋率的近3倍。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