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要有自己的“紫禁城”
昨天中午,新加坡規劃大師劉太格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賜貴手中,接過廈門市城市規劃委員會顧問的聘書,他將參與到廈門把建設重點轉向島外的新一輪規劃中。
劉太格博士祖籍福建永春,后隨祖父移居新加坡,曾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長,是國際著名的城市規劃師,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還擔任了北京奧運會建筑設計評審委員會主席。
劉太格與廈門有著不解之緣,上個世紀80年代,劉太格就參與了廈門城市規劃的編制工作,成為廈門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人。
前日,臺風來襲,劉太格冒著風雨從臺北趕到廈門,在市政府開了一個規格極高的規劃講座。
廈門將把建設重點轉移到島外,劉太格表示,這樣的想法非常好,新加坡人多、地少、發展快,規劃經驗值得借鑒,他很高興能參與到廈門新一輪的規劃設計中。
劉太格為廈門的規劃主要先提了三點建議。一是保持廈門特色。他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紫禁城”,希望廈門能夠做好自己的風格,不用去模仿其他城市,廈門的騎樓基本保留,這樣的歷史古跡和歷史街區,廈門還應該繼續保留。
二是城市規劃應該先遠期后近期,先規劃出中央商務區(CBD)、次中心、鎮中心、小區中心和老城中心。有了一個個小中心,人們就不會都擠到CBD,道路不會擁擠,廈門也應該這樣規劃。
三是廈門的城市很漂亮,如果要改造,應側重于城市的功能改造,才能讓市民找到自己偏愛的地方,提高城市運轉效率,在改的過程中,針對廈門的特點,要注意保護旅游資源和自然景觀。
編輯:royal